失控的房价、失控的粮食菜价与能源价格,特别是房价,使得社会各界,特别是学者与经济学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最为典型的就是加息与加薪两种方法。
本文简要探讨加息是否能根治通货膨胀的问题。
加息的倡导者认为,中国通货膨胀是由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货币在市场上的泛滥成为一种灾难)造成的,而通常收缩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有如下三种:
1、提高存款准备金(通俗地说就是把过多的货币从金融机构收回到央行等主管部门),
2、加息(提高货币的使用成本,吸引百姓消费更理性,而将过多的资本用于储蓄)
3、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相当于通过公开央行的市场行为,明确当局对当下的货币态势而对市场起到警示作用)。
但人民币的存款准备金已经加到了18%的历史高位,公开市场操作的警示作用也收效甚微。所以最为立竿见影的动作当然就是加息。
甚至有明星经济学家呼吁,人民币加息需要一次性到位。
本人认为,在国际化的环境中,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纷纷维持超低利息不变,或者采取央行直接购买国债之类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方式,开动印钞机向市场输出货币钞票的时候,加息并不会降低中国市场流动性,相反会加剧流动性泛滥。
一个国家的市场如同相对封闭的水槽,开放的市场环境之中,各个“水槽”之间的水流是互通的。基本利率越高,越会成为资本市场的价值洼地。基本利率的差额相当于连接水槽的水管的直径,直径加大了,自然其他水槽的水要加速朝你的水槽流动。或者,加息如同在海洋里丢进了带着血肉的骨头,会吸引更多的凶猛的鲨鱼来争夺。
人民币的基本利息也已经达到了2.5%,在国际货币市场中处于高位了,至少比美元、欧元、日元的发达国家的基本利率高出很多。
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基本利率+GDP+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每年总要给转变成为人民币的外币超过10%的固定投资回报,即使不加息,热钱都有失控之势,更不用说加息了。
2010年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12%,10年后将升到17%,即每6个中国人中有1个退休,代表高储蓄率时代很快过去(因工作人口减少、退休人口上升)。这些因素加起来,估计到2020年中国GDP年增长率将下降到只有6%。即使意识到以后注定会增加的不安全因素,都是需要提高储蓄的比重,而不是刺激消费的。
2010年之中的前9个月M2已上升至69.64万亿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发行量仍在高速增长,即至今为止中央的货币政策仍是极度宽松。新增货币令1978年到1993年人民币大幅贬值,1994年1月政府宣布同美元挂钩后新增货币被资源、土地等吸收,加上1987年格林斯潘出任联储局主席后美国的货币政策亦同样极度宽松。
大量的美元通过合法与灰色地带跑到中国来,难道真的是来发扬慈善之情,拯救中国贫穷的百姓于水火吗?
我们在理性思考之后,答案是No!
说三个基本事实:
第一:在跟黄金与白银脱钩之后,任何国家的货币都没有含金量,而仅仅是法币,其本质都仅仅是由国家信用做背书的印刷品。印刷品的成本并没有什么不同,仅仅由于面值的不同,而在其内部流通之中赋予不同的价值;加上汇率的不同,使得其跨出国境,与其他货币进行兑换流动。
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就是美元之所以肆无忌惮地大量印刷的根本原因。
第二:货币是用纸换取“等值”的物质与资产,偿还等值的过往债务,或者订购未来,任何时候,用可以替代的纸币换取无可替代的物质与资产,偿还债务以及订购未来,都是超值的,因为赔钱的买卖谁都不愿意做,这一点在买方更是如此。比如100元能买下的东西,绝对不会花101元买。
第三:发达国家正在用自己的货币购买发展中国家所能买到的一切,他们所付出的无非就是印刷有特殊符号的花花绿绿的纸片,那些纸片在统计学上,以及在货币政策制订与调整的时候,不过是一些毫无价值的数字罢了。但他们所采购到的,则从资产资源到话语权定价权,股权与决策权,民意、忠诚、信用、感情、婚姻家庭甚至道德准绳,无所不包。付出的钱越多,买到的东西就越多。即使收到一座金山也不值得欣慰。
当有形的国家资源与资产与无形的意识形态都变换了主人,换回再多的物质财富都是极度可悲的。其结局是谁输谁赢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交易角度看,出资方是需要订立契约的,因而总是以理性为特色,而出售方则倾向于感性思维,总是希望违背契约精神,所以出资方更像是魔鬼,就如歌德所描绘的浮士德与靡菲斯特之间的关系。
靡菲斯特用不菲的代价购买了浮士德的灵魂,从此浮士德的一切归于魔鬼所有。
基于以上的分析,购买方注定是占了便宜才会做出购买决定的,只要是耐用品,从未来看注定会升值的,他所做的就是在其贬值的时候将其抛弃,在其升值的时候将其沽出。
由于原来的主人对那些东西是有情感支撑的,所以注定会以理性加情感的因素将其高价回收,曾经的购买方(出资方)由此而得到其丰厚的利益。比较典型的现实之例子,就是大量的中国文物在通过各种渠道流失海外之后,国际市场上被拍卖,根据价高者得的原则,自然是华人用比当初高得多的价格再买回来。
居然还有某些经济学家倡导一次性加到位。
虽然这有其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作为支撑,但本人还是要说,从民族性来说,那不过是引狼入室、助纣为虐的行为,呼吁人民币一次加息到位的,其最终目标不过是要引导更多的外资投入其募集管理的人民币基金之中,以套取更大的利益罢了。
同时,我们需要看到,所谓加息是水涨船高的事情,原本是没有什么加到位之说的,这与人民币升值是一样的,总是会有更贪婪的诉求。
这更贪婪的需求就是用原本就不值钱的纸币,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还要去购买越来越稀缺的资源。这些急于对国际主人邀功请赏的人,注定会成为国家与民族的罪人,并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所以,怎么看怎么想,在当前国际化的大环境之中,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争相弱势本币,以维护本国经济不受冲击的时候,通过加息来应对通货膨胀,有点扬汤止沸,甚至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感觉。
贾春宝
2010年12月7日星期二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