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弃三洋暗藏日企战略隐私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日本松下公司宣布计划从2012年4月开始,原则上全面弃用三洋品牌。三洋品牌的退出固然有日本实施无区限制结构化战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当前家电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所有品牌都在排队竞逐同一个用户资源,而三洋因无法为消费者增值而在全球竞争中落标。
有媒体报道称,日本松下公司宣布,在明年4月三洋电机和松下电工子公司化完成后,将全面启动业务重组,并计划从2012年4月开始,原则上全面弃用三洋品牌。三洋品牌的退出意味着什么?折射出全球家电品牌怎样的变化?请看第59期《家电纵深》。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人民网《家电纵深》。有媒体报道称日本松下公司宣布在明年4月三洋电机和松下电工子公司化完成后,将全面启动业务重组。并计划从2012年4月开始原则上全面弃用三洋品牌,三洋品牌的推出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我们请到了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老师作客《家电纵深》,跟我们谈一谈家电业是否进入了第二轮的品牌淘汰期这个问题。那么有关于日本公司宣布的三洋品牌有可能被弃用,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罗清启:三洋品牌被弃用,这个符合了日本的一个战略。现在松下已经弃用了一个品牌,就是National,现在基本上在日本本国还留有这个品牌,这一轮把三洋弃用以后媒体报出来是他们公司报的,如果三洋弃用的话,就是弃用第二个品牌,这个力度还是很大的。
为什么?因为这些品牌是跟松下同时代的品牌,就是二战之后(到现在)。你想想打造一个品牌非常不容易,但是现在把它弃用,这个力度是很大,下了很大的决心。
主持人:您认为三洋品牌的退出是一个个案还是具有普遍的意义呢?您认为导致这个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罗清启: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来源于日本的一个战略,叫无区限制的结构化。什么概念呢?在小泉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概念,从终端品牌退出来,做后台的品牌,做部件品牌,而不是整机品牌。如果我们在福布斯或者是财富杂志500强里面,你会发现日本企业500强的品牌数量没有增多或者是减少了。这个是跟日本新利活战略有关系,包括现在出现了“金砖四国”,新兴经济体,他们都在做民族品牌。如果在一个国家外资品牌比较多,这带来的贸易摩擦就比较多。比如说像这个整合,松下跟三洋的整合是不是这样?我要退掉一个终端,这个是一方面的考虑。
第二个考虑是三洋整个的运行在普通电子电器产品应该说表现不是很好。现在像我们看到的苹果非常兴盛,非常的时尚。如果是人的话,这个品牌是最时髦的,你再想想三洋,包括松下,它的时髦程度跟苹果是无法比的,包括三洋和松下也是无法比的。那么这样一个品牌要不要让存在?还是集中精力做一个事。因为这个品牌的产品结构跟中国的企业、台湾地区的企业,包括韩国的企业是叠合的,产品结构是叠合的。它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所以我觉得这个比较难。因为你用这个品牌,同样的品牌你用松下肯定要比三洋价位要高,增值程度要高。那是不是要换一个增值工具,我认为有这两方面的考虑。
主持人:其实当前全球的家电业也是进入了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所有的品牌在同一个用户面前就有一个排序。那么这种供需格局的变化您认为是对这个家电企业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呢?
罗清启:我刚才讲过了,就第二个问题里面它面临一个压力,就是增值能力不强。实际上现在消费者购物变成一种全球竞标,当你一个市场不开放的时候,它拥有一些部分品牌。现在你买一个东西说白了,摆在你眼前的全世界的就是这些品牌,你在这里面挑选就可以。
但是现在除了你的产品技术、质量等等之外,现在雷同化的速度特别快。但是就要做成本竞争,就是说在做价格竞标。再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日本一直持续的日元升值,长周期的日元升值导致在普通电子产品上,三洋的竞争力比较弱,那么这个时候就你存在你就很难。包括我们以前讲过的,很多日本企业把上下过程剥离,向外包,像三洋这种品牌,它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成本压力。
主持人:您认为对于我国的家电企业来讲,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品牌被用户精挑细选的时候不被淘汰呢?
罗清启:中国的优势就是对成本控制的优势,现在我认为电子产品是中、日、韩、台湾地区,还有美国电子产品,主要是这些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做竞价。这次“三洋事件”给中国一个提示,就是如果用金融手段把产品优势推没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活下去?因为日元的升值幅度周期要比中国长,所以把三洋的成本优势推没了。现在我们也面临一个成本优势的推行期,所以我们要把工厂装上“轮子”推着走,如果支撑不住,我们也很难。
在现在这个阶段,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变得非常很重要。比如说台湾,台湾在做什么呢?我认为韩国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相对疲软的韩元政策,还有美国对它进行的一些产业支持,日本是依靠技术和质量立国的。台湾地区是什么呢?它是依靠供应链来支撑它的产业链。比如说像奇美、优达也在做这些部件,如果没有这些产业控制的话,它很难存在。
大陆是什么呢?比如说富士康为什么要到大陆来?它是一个低成本区。日本的企业、韩国的企业为什么到中国来?就是低成本区。现在你的竞争对手都在低成本区,你的优势他们有,他们的优势你没有,那你怎么办?相当于日本的企业有韩国和我们的优势,但是我们有日本优势吗?我们有韩元的优势吗?我们有台湾地区的供应链优势吗?没有。那怎么办?
主持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并且让这个品牌在用户心中排到前列,确实是每个家电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感谢罗老师今天作客人民网《家电纵深》,跟我们聊家电业品牌淘汰的问题,也欢迎各位网友继续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罗清启,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
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发展咨询服务。
关于帕勒咨询
帕勒咨询是少数能够同时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机构之一。
主要面向各类组织战略决策层提供发展战略、组织优化和业绩改善方面的咨询服务。
服务领域涵盖电子业、零售业、能源业、金融业、医疗卫生等17个行业以及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
联系方式
Tel:0532-85897296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