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索性支持多国入常


    日前奥巴马访问印度时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因为在访问印尼的时候没表态,印尼立即就表达了不爽,其他争常国家也有微词,奥巴马在日本时也表示了对于日本入常的支持。最近不少印度媒体已经表达了一个期望,就是希望在温家宝总理12月访问印度的时候也能给一个表态。目前世界上不少于10个国家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他们往往还是区域中有一定规模又互相竞争的国家,包括:德国、意大利、南非、巴西、阿根廷、印度、印尼、日本、巴基斯坦、韩国等,这些国家大部分还是发达与新兴经济国家。其中的一些国家比如日本、巴西、德国、印度甚至以争常为动力组成了某种国际同盟,而包括美国、俄国、英法与中国在内的现有常任理事国,出于自己的地缘或者其他政治经济考虑,对其中某些国家比较支持,而对于另外一些则比较反对。中国为了不得罪这些有份量的国家,在对外表态上一直采取只表达原则立场、不支持具体国家的态度,甚至对于日本、印度等国家在民意与政策选择上均采取了比较抗拒的态度,结果大部分这类国家国民都把中国看成排斥他们民族光荣的国家。

 

    其实,美国第一次海湾战争以来,联合国及其安全理事会对于重大国际事务的实质决定权已经非常有限,这个场合越来越成为一个大国论坛与强权追认所,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增加一些常务理事国的席位其实大可不必很认真。中国大可在现有的入常立场上采取一个重大的转弯——支持绝大部分有入常愿望的国家入常,甚至把这个支持的范围扩大到某些自信心都不是很足的国家,并以此与各争常国交换更多的实质性外交利益,这样也就把烫手山芋丢给其他安理会常务理事国。二战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的国际政治格局越来越受到因为全球经济政治力量变化而带来的重新平衡的要求,中国的重大利益也许不在于维护而恰恰在于重新构建这个新格局,在构建的过程中以更为开放积极的姿态赢得外交资源。

 

    当然在这个给予支持的过程中,也有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对于日本、韩国、印尼、印度这样有领土争议的国家,与对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这类相对友好的国家,还有对于另外一些相对来说关系比较单纯的国家,采取的外交谈判的筹码与要求是有区别的。但无疑的,如果我们确定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支持态度,那么我们的外交回旋余地与筹码空间就有了一个很大的调整。

 

昨日场景:参观百年职校,会姚莉理事长。参加新周刊知识分子评议会。会北大社会学系老师。

 

今日小诗:

冰动

 

剪开雪片,

裁出透明的三边,

我的故事溢满你的杯,

没有其他人能看见。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香椒粉丝

山芋干粉丝一斤,在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取出晾干。瘦猪肉三两切丝勾芡、苞菜几片和鲜辣椒三只切成丝,起油锅先肉后菜,爆炒三分钟起锅。再起油锅,热后放入粉丝爆炒三分,放入菜和肉丝,再调盐和白胡椒粉酌量,小炒一分钟后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