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原因是农产品供给不足非货币超发


  通胀严重不严重?我觉得通胀不严重。不是光从感觉上说,而是从统计数据上看,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众所周知通胀每年平均5.6%,经济增长大概9.8%,5.6%现在还没到平均数呢?当然更比不上某几年高达18%、19%,80年代那时候收入很低,也比不上93年达到24%那么高,当然要比低通胀的时候,比如说通货紧缩的时候要高,但是我觉得通货紧缩不如通货膨胀,现在这种通货膨胀5%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没有一点价格上涨的话,比如说去年是非常危险的。去年年底的时候1.9,后来刚上到2%就进入3%了,3%咱们说通货膨胀吗?这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变动,合理的价格调整,有利于农业生产更好更快发展,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之所以不严重,就是害怕把它看得太严重,而采取过度严厉措施,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是从数据上来看。

  从感觉上来看,不是我的感觉,这是真实的,我问了一下给我们楼里开电梯的农民工,让他统计一下买菜市场,是普通的菜市场的价格,他说现在对一斤菜上涨几毛钱不关注。所以说只要工资收入增长快一点就可以抵销价格上涨,何况价格上涨是在收入上涨同时出现的,所以我们应该对通胀的看法应该稍微宽容一点,这样有利于我们经济调整更好的进行,所以我说通胀并不严重。

  我觉得目前通胀是由于农产品供给方面引起的,一个说明农产品供给的不充分,或者是不稳定,当然还没有达到短期或者是不足的程度,但是这也会影响价格的上升。当然不同意有些人说由于需求或者是货币过多的造成的,我不认为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不至于货币多到大家收入多了都拿去买菜了,增加的收入买菜,通过买菜需求拉动价格上涨,不是这样的,收入不是体现到这方面去。而现在价格指数,我认为价格指数统计的还是比较合理的,现在的蔬菜价格上涨30%,那是很高的。工业品、日用品现在0.7%,或者是负的,服装还是负,那说明大家抢着去买菜,不买服装,或者不买日用品了吗?不是,还是农产品受到气候,各种生产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供给不充分,不满足大家的需求,而只好他这个价格上涨了,这是一种市场的规律。你不可能光想着买便宜的东西,让人家不计成本给你价格便宜买,那是不可能的,那是欺负农民了。所以我觉得现在价格上涨,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农产品供给原因,而不是大家买菜这方面造成的。07年以前的十年,咱们的国家的农产品价格很少上涨,我在家门口买西瓜,确实十年来西瓜价格没怎么涨,但是再这样做下去,农民还种不种西瓜了。结果08年开始农产品价格开始上涨,结果城市老百姓受不了,结果一定要控制下去,结果08年到了年底经济就崩溃了,价格没压下来,结果生产崩溃了。因为通过严厉收缩价格,或者增加失业率,整个经济崩溃了价格也没下来,结果价格还在上去。因为没有人种菜,必须把价格上涨到农民愿意种菜的程度,这个价格上涨还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今后价格不过度上涨的情况。我认为主要的农产品价格,或者整个价格的上涨,还是因为农产品生产不足所引起的。我再加一句,即使现在存在投机因素,炒绿豆,炒大蒜,也是抓住农产品不足这个缺口这个漏洞来做的,如果农产品非常充足,非常剩余,人家不可能炒作,所以炒作都是一些供给不足的东西。如果农产品供给出了问题,问题也不在这儿。

  粮食受到大的投机商或者期货投机者的炒作,比如说国际上今年以来由于俄罗斯停止向国际市场上供给粮食,而且国际上出现了粮食的问题,所以这种动荡马上就在咱们国内的粮食炒作者就提高了价格,不一定粮食不足造成的,所以粮食是另当别论,但是粮食价格也出现了问题。粮食价格今年以来上涨10%,咱们国家只要粮食价格上涨10%,就会带动肉、蛋、奶这样的价格上升。包括鸡禽都会上涨,农产品上格带动粮食价格上涨重要的原因。

  的确到了通胀来了以后,普通老百姓就像鱼肉一样,任人宰割了,比较难办。当然老百姓唯一选择的,刚才张明主持人提到这样这个问题,怎么样进行金融理财,在通货膨胀时期,咱们国家至少应该发行国债的,应该跟着通胀上涨的指数一起上涨才行,或者国家的储蓄的利息应该随着通胀上升,但是为什么国家不上升呢?不设计这种产品呢?说明国家也想在通货膨胀中捞一把,国家在通货膨胀中应该负有责任,应该设计国家出让利益。划拨出财政收入,或者银行应该划出自己利润,让给老百姓,使老百姓在投资国家的债券,或者是银行一些产品中能够获得一种补偿。我们国家为什么不设计这样一条呢?就说明咱们国家在通胀利益转移中是很清楚的,知道通胀会使一些人受损失,但是他不愿意受损失,国家在资本市场设计和资本工具设置上,应该设置使得老百姓得到补偿的,比较稳定的刚才说不是投机,不是获利,盈利,不是补偿而已。当通胀来了以后,当购买力下降,或者是负利率也好,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好被迫去投机,就像任志强说通胀最好的选择就是买楼房去,买楼或者炒楼做法显然非常危险的,就把咱们国家送进泡沫经济悬崖,最终还会崩溃。通胀背景下老百姓被迫炒房的话,对国家也是一种危险,对普通老百姓都是一种危险,关键设计一种对老百姓是安全的、透明的、补偿性的资本投资工具,这是我的想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