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四川经济发展的“巩固回升”到“高位求进” 


  12月24日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新信号,被与会代表认为是未来一年四川发展的风向标,广受热议。其中的热点涉及机构及发展社会民生各方面。而笔者感到的则是对于四川来说,如何解决“巩固回升”到“高位求进”,这是需要在十二五即将来临的时候,一个需要破题的话题。(《四川日报》101224)

  去年,富士康等企业纷纷落户四川,其生产能力将在今年得到更大释放,直接推动四川出口。随着四川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四川还将迎来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这将使我省出口在更高水平实现增长。而作为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还是有关民生的。那就是要稳定物价总体水平,明年将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同时强化价格执法,遏制过度投机。明年开始,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并将加大对保证性住房的支持力度,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此外,就是将回购社会部分房源作为公租房。这个问题和整个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来看,民生依然是个重中之重。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就是四川对于民生问题的一个基本的观念。这也是在国计民生问题上,惠及百姓的一个最基本的为政观念的具体体现。

  从去年的“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到今年的“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再到明年的“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变化引人注目,准确反映了四川省的发展态势和发展阶段性特征。

  从东部地区发展来看,GDP达到1.5万亿元以上往往还可以保持10年以上的快速增长。 信心不仅来源于外部的机遇,更来自内生的发展动力,“十一五”期间,在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年均经济增速依然达到13.7%。,“十一五”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其间积累的宝贵经验,都使“求进”充满胜利的希望。

  另外在十二五期间,工业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将更加明显地体现,焦伟侠认为,随着工业块头不断做大,质量不断做优,与之相关的现代物流业、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将出现“井喷”式增长。

  这也是四川的底气所在,也是在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四川的物流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流便捷 观念,而是要成为一个省城经济发展新的引擎中的一个亮点。

  这就是四川的经济发展的特点,“高”不仅体现在总量上,还体现在速度上。“高位”仍然需要“求进”。当下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有力的措施“求进”。“求进”既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

  不过对于四川乃至西部来说,四川的引擎发力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不变:“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双引擎格局不变。而且将会在十二五期间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只有是在这两个方面的平衡发展中,大的格局不变,并且一直持续发展下去,建设西部高地的作用不但会日益凸现,而且四川也将因此而受益。四川与西部的日渐融合,也将是使得中国的第四极起到这正的高低引领和召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