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勇气 希望 征途


当岁月的白雪覆盖大地,当圣诞老人的祝福洒向人间,当2011的脚步一点点临近,我们又要告别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又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浮躁,收获了新的成功与教训,体会着新的喜悦与失落。
 
2010年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又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动荡的年度。全球经济经历了金融风暴的洗礼之后正缓慢的恢复过来,其间伴随着二次探底的焦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折磨、欧美量化宽松的推进以及新兴经济体通胀的重压,可以说是喜忧参半,路途艰难。另外,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愈发错综复杂,从南海到钓鱼岛,从朝韩到台海,中国的崛起已经愈发引起美日及周边国家的警惕和不安,地缘政治风险不容轻视。
 
对国内经济来说,“2009年是最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虽然GDP仍有望维持近10%的增速,但各种矛盾和问题却无法回避,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正如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近期在文章中指出的:“令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发展模式是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初始条件的一种东亚发展模式的变体。但这种发展模式现在已经耗光了大部分潜力。因此中国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如果不进行痛苦的结构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就有可能戛然而止。”他指出,中国的投资增速现在保持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明确体现出中国资本使用效率的低下。中国的投资热中有两方面特别令人忧虑。首先,地方政府影响很大一部分投资决策。其次,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总投资额将近四分之一。
 
房地产投机所引发的资产泡沫,货币超发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通胀,房价高企、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引发的民生问题,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引发的贫富分化悬殊,资源环境无法承受的过度使用和破坏,创新能力的缺乏,国企的垄断与低效、官商勾结,都是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许小年等人惊呼中国已走向“权贵资本主义”。
 
站在转型的紧要关头,政府务必拿出改革的坚定勇气和决心,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民生的诸多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真正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公平、稳定的社会。
 
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各国宏观政策显著分化,国际金融市场仍将动荡。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升温。新兴市场通胀水平明显上升,宏观政策与国际资本管控压力增大。中国经济仍将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但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特别是物价上涨与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任务艰巨。
 
2010年的股市可谓冰火两重天,上证指数截止12月24日下跌13.49%,全球倒数前三,不过代表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中小板指数却上涨20%。2011年股市仍将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不过真正具备业绩持续增长能力、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将依然会给投资者满意的回报。
 
2011,让我们鼓起勇气,满怀希望,踏上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