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得已的加息 绝不是进入加息通道


在西方进入圣诞节假期的当天,中国央行选择了加息0.25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央行对于加息的谨慎抑或说是些许的不情愿。原因很简单,10月末的加息让热钱加剧了流入,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严重被压缩;因此从时隔两个月央行才选择再次加息,就不难看出,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收到了热钱的严重制约。而圣诞假期无疑可以起到缓冲热钱进入的作用。而近来美元的“坚挺”也给了中国足够的加息空间。

而本周货币市场利率上扬则再次显示了中国加息的定律,也就是货币市场利率率先走高,之后基准利率再随之调整。

不过从央行具体加息的幅度来看,存款利率的增幅要低于同期的贷款利率,这表明,央行加息的目的并不是针对通胀,而是要控制新增信贷规模。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今年中国的信贷规模将略微超过年初设定的7.5万亿的预定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利率过低,使得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遏制。而从日前胡晓炼副行长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央行明年的工作重点是通过抑制贷款的过快增长,进而抑制流动性的泛滥。而在此前的几周,由于央行连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央票的发行受到了各商业银行的抵制,而四大行也不愿在目前的利率水平上拆出资金。而这一切的解决之道只有加息。

但笔者并认为,此次加息意味着货币政策进入到加息通道,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其他经济主管部门对于经济前景比央行要悲观得多,日前有消息显示,对于明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发改委和央行产生了分歧,最终上报国务院的规模是两者的折中方案。之所以发改委设定的规模要高于央行的设定,原因就是发改委担心中国经济二次探底。

因此,笔者认为,即便春节前央行再次加息,但这也不意味着中国就进入了加息通道,今后是否加息要是物价、GDP以及国际经济特别是流动性多重因素的制约。

此次加息对于股市的影响,笔者认为应该可以被视为是利空出尽,周一开盘或许是一个低开,但在午后将会逐步走强。原因很简单,房地产股受加息的冲击较大,但银行股将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而加息肯定会招致更多的热钱进入,不仅如此,加息也意味着更高的决策层对于中国经济前景依然保持着足够的乐观。因此,笔者认为,利空真的出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