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贫困新标准仍低于印度


为什么我国贫困新标准仍低于印度

    尽管2011年的扶贫新标准将大幅上升,但和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印度3倍以上,但是即使采用新标准,中国贫困标准仍低于印度。

    权威解释说:一个国家的扶贫标准,除了要考虑贫困标准外,也要考虑国家的财政实力,因为标准上调,意味着需要扶贫的人数增加。

    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是2008年确定的,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1196元,农村贫困人口为4007万人。2009年继续实施上述标准,统计局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印度3倍以上,但是即使采用新标准,中国贫困标准仍低于印度。

    近期印度的扶贫标准有所上调,大致是接近人均每天消费1.2美元的水平(按照购买力平价),与世界银行人均每天消费1.25美元的全球标准比较接近。

    而中国2008、2009年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1196元,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只相当于每天0.89美元的水平。

    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曹文道告诉记者,如果实施1500元的新贫困标准,无论是通过购买力平价还是汇率换算,中国的贫困标准可能略低于印度。“中国目前提高扶贫标准,会造成贫困人口增多,以及财政压力加大的情况。不过扶贫标准提高,主要是扶贫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和谐说:提高扶贫标准,是要让贫困人口过得更好,而不是解决简单的衣食问题。

    百姓说:希望把维稳的钱用在扶贫上。没有压力和监督,税收永远不够用。

    据管方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政府开支就占财政收入的29%,美国为9%,欧洲为5%,而日本仅占4%。这些年我国GDP每年增长不到10%,但税收和行政开支的增长速度却是百分之二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