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局六十年的历史烟云(四)给自己一面镜子


     

汽车局六十年的历史烟云

陈光祖

(四)给自己一面镜子

    在汽车局院里曾有过一位汽车界元老,那就是方劼,早年曾是一汽的党委常务副书记,后任过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等,他思想活跃,十分幽默,人们都喜欢到他家里聊天,以便在闲谈中得到一些发展汽车的真理。

    方老客气的说:汽车这东西太复杂,尤其是现代汽车还有很多高科技,我是不懂的,或是知道些皮毛,但我们可以从中国的社会,文化出发去探索,实际上他的许多观念已上升到哲学的理念上。他的关键点在于:只要方向是对的,就要敢于去反复的实践,做事要与时俱进,懂得取舍,没有攀不上的高山,只有不敢爬山的人。

    方老提示中国汽车发展基本思路是“变”,全球汽车都在变你不变行吗?不变就会落伍,淘汰,千万别骄傲自满,我们更不能严重低估汽车工业的艰巨,复杂和长期性,中国汽车工业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岐途,挫折还少吗?不认真总结教训和经验就不可能把汽车产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路上。

    这令人联想起2007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汽车产业急转直下,号称百年老店的通用汽车公司都破产重组,福特公司也勒紧裤腰带,连中国吉利汽车都能收购福特名下的名牌汽车沃尔沃,克莱斯勒更不好说,卖出去完事,其实危机只是一个诱因,犯了“重感冒“,究其原因是美国汽车工业多少年来积累下来,抱着“汽车帝国”这块牌子走老路,自满骄傲,目中无人,守旧不变是使这些老毛病的总暴发。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人把小汽车拿到底特律去展览,美国汽车界人士围着日本的小汽车笑着说:你们看,日本人把这些“鸽子笼”拿到这里来干什么?没多久,正是这些日本人的汽车充拆美国汽车市场,即使是美国政府出面打汽车贸易战,也无法挽回劣势,美国成为日本人汽车的天下,但他们又十分不服气,请看在八十年代通用公司里流行着一个笑话,通用总裁吉米·麦克唐纳在年终的职工大会上说:有三个人到一个偏远山区的部落去探险,结果给酋长抓住了,要杀他们问他们还留下什么话,第一个是法国人,他说最好给我一杯纯正的法国葡萄酒,死了也愿意,第二个是日本人,他说在杀死我之前,一定要让我再作一次产品质量报告,没等日本人讲完,第三个美国人抢着说,先杀了我吧,我再也不愿听日本人的质量课了,于是通用职工哄堂大笑,他们打心里就不相信日本会有力量打败这个汽车帝国的,这正是说明美国汽车仍以传统的势力去竞争,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金融危机复苏年代,全球汽车工业在重构之中,中国汽车同样也面临着十分严肃的产业转型的机遇和风险,谁会在全球汽车竞争中不会被甩掉,还是靠的是自己真正的实力。

    至于中汽公司的消亡问题,方老说,我也想挽救,但力所不及,客观形势是造成中汽存亡的重要因素,这就像打战一样,是打游击战,运动战,还是阵地站,打法是不一样的,司令部、参谋部、后勤部设在哪里也是不一样的,中汽公司几次打法似乎变化不大,都想当行业老大,结果烟灰飞灭,成为历史的浮沉录。

    汽车局大院60年的历史,呈现着中国汽车产业漫长艰辛的历程,但也闪耀着她未来的曙光,汽车局自身的变化,还没有人能彻底地诠释清楚,当你蓦然回首,也许你会发现很多瞬间的记忆,这比之长久的看起来,更加值得回味。

    抚今追昔,令人激荡,历史像一条长河,是不能割断的,不是孤立的,但必须和未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要我们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去努力,未来就一定属于我们的。

本文独家提供给搜狐汽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