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年行情的四大要素


大势、策略、选股和操作是股市中的四大要素。临近年末,各大投资机构尤其是卖方机构都在忙着推销自己的年度报告。我们从众多机构的报告中,我们似乎可以窥探出明年行情的脉络,至少能够看出当前的机构是如何想的。至于我们要反着他们做,还是顺着他们做,就看自己的大智慧了。

 

我们先说大的方向。多数机构都认为明年的行情应该在2500和4000点之间进行波动。也就说,机构认为明年上涨是大概念事件,而且上涨幅度比下跌幅度大。有人认为券商每年的预测都是错误的,有历史为证。不是券商水平低,是资金持有者在少数人盈利的逻辑下不能不采取反向操作,尤其是极端位置的预测上。但是今年的预测是一个空间震荡,注定不会偏离很多。如果要偏离的话,不是低点低于了2500,就是高点超过4000点。2500点的底线,机构把理由分析的很透彻,如果出现低于2500点的情况,应该是出现了意外情况。比如类似朝韩局势失控这样的事件。至于高点,决定因素很多,最大的因素应该是业绩超预期和货币超预期,现在看来都不可能。所以,2011年注定是一个局部牛市盛行的时代,和2010年不会有太大差别。如果有差别就是2011年的行情整体要比2010年好。所以,冬播之后注定是一个好收成。

 

至于投资策略,在我的概念里,只要是可做行情都可以满仓操作,尤其是对于中小散户。至于机构资金至少应该做到标配以上。所以,从策略上看是一个中性偏强的局面。这些词语看上去有点拗口,说白了就是机会大于风险,没有系统性风险,放心做个股的意思。再换个角度就是持股时间要大于持币的时间,或者止盈点高设一些,止损点不要设的过于频繁等。总之,积极操作起来。

 

 

那么买什么呢?纵观各大券商投资策略报告,基本上都锁定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概念作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对象。言外之意,只要市场有向上的机会,这两大方向就能够获取超额收益。但是,我认为新兴产业在五年之内都是正确的,大消费概念就有点笼统了,而且多数机构的逻辑并不能经得住推敲。

 

如果选择大消费概念是因为我们目前把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为战略转型的主要目标,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目标,就像新兴产业,可以谈五年甚至更长。但是如果站在短期看,只是为了明年的防通胀,逻辑就很难立足。因为防通胀的潜台词是明年的通胀失控了或者继续高涨,如果明年通胀回归合理,那么布局大消费防通胀的逻辑就可能会给我们造成损失。而且,多数消费类个股在今年都有了很大的涨幅,也就是在二级市场已经积累了很多风险。一旦出现不利因素,很容易造成获利回吐。再说,如果大家都一股脑的涌向这些领域,和股市只有少数人赚钱的逻辑是违背的,毕竟这不是一个超级大牛市,谁都可以赚钱的时代。因此,选择大消费概念还不如买强周期的股票,如金融地产。一是强周期的股票估值有优势,没涨过,而且对于经济的弹性大,有补涨可能。二是周期类股票中也有一些传统行业可能会向新兴产业转移,通过外延式的资产注入让上市公司魅力再现。

 

综上所述,大势向上为大概念事件,现在是满仓播种的季节,播种之后的交易策略就是耐心持有等待收割期的到来,至于你的地里种什么,最好是超配新兴产业、标配强周期个股、低配防通胀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