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冬读书是最惬意的事情。最近,我拿到了我的老同事陈续东主编的、中华书局版《中文必读》两卷,欣喜若狂,连续翻了一个月,成了我温习古代典籍文章的最佳床头书。这两卷《中文必读》,的确是应该让国人“必读”的,也应该是大中学;老师进行古文教学的最佳参考书。首先,它继承了《古文观止》的长处,收录了《古文观止》的大部分早就经过了时代检验的文章,同时,又适应新千年和当下的阅读需求,收入不少新文章,是一种很好的古文选读文本。我按捺不住,套用了别人为董桥吆喝的一句话:你一定要读《古文必读》!
我们知道,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行后流传极广,影响甚大。它吸收了宋代以来各种古文选本的优点,选用的文章大部分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经受了时代的考验。。但是,《古文观止》毕竟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了,用今天的眼光看,它明显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先秦诸子有许多精彩的文章,该书却一篇也没有收。像被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曹操的作品,也被排斥在外。由于受到时代限制,清朝时期的好文章也没有被收录入《古文观止》,因此,因应时代需要,推出古文必读的新版本,势在必行。于是,在《古文观止》的基础上,《中文必读》保留了《古文观止》中的绝大部分文章,删除了《晋南献公杀世子申生》之类宣扬极端愚忠愚孝的文章,删去了《辨奸论》之类过于狭隘阴暗的文章,也删去了《北山移交》之类对普通读者过于艰涩难懂的文章,增加了《尚书》、《周易》、《管子》、《黄帝内经》、《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中华民族文化经典中代表性的文章或语录,还增加了清朝的一些好文章。为了保证质量,《中文必读》请《咬文嚼字》杂志的金文明老先生担任审读,而金文明先生很善于“咬嚼别人”,现在,他亲自咬嚼此书,也是为了让古代典籍精确而详实,足见编辑出版人员的认真态度,大可信赖。
前贤所倡言的读经典之书,对于医治目前浮躁趋利的世风,无疑是一剂清凉之药。读些国学经典,可以增加智慧,消除戾气,开阔胸怀,修德养性。可以说,《中文必读》收集编辑了中国古代各主要思想流派的经典文章。其中,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人应该如何处理财物,如何处理周围关系,如何看待生死,如何看待名与利,如何评价自已的历史,都有深刻而令人信服的阐述。它对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虚,开阔他们的胸怀,提高精神生命的质量,都能起到出乎意料的积极效果。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熟悉自己的文化和文章精华,是蠢蛋一个,改变茫然状态的,唯有赶紧捧读圣贤书。
另外,这套书在出版形式上,也很讲究,那就是,它是两册毛边书。读书,必须要读出一种韵味,因为,书的形式感很重要。而毛边本,就会提供有别于机器切割整齐的刚性读书感受。在中国,最早倡导毛边本的作家是鲁迅先生,他就是一个“毛边党”。他给毛边本的定义是:“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读者阅读时,自行将书页裁开,页边毛茸粗糙,能保留书籍最自然朴素的一面。《中文必读》将毛边本与大众化的古文选读本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一种阅读新感受。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喜欢毛边书了。我就是手拿《中文必读》毛边本,一边轻裁新书页,一边体会慢阅读的魅力,一晃就是一个月,既可以与古今圣贤进行精神交流,又可以把玩读书过程本身的乐趣,还有收藏毛边书的乐趣在里面,十分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