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商贸联委会会议取得多项成果


2010.12.17

美中商贸联委会会议取得多项成果

 

 
骆家辉、王岐山、柯克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贸易代表柯克12月15日在华盛顿。

美国国务部国际信息局(IIP)《美国参考》获悉,第21届美中商贸联合委员会(U.S.-China Joint Commission on Commerce and Trade,JCCT)会议从12月14日至15日在华盛顿举行。美国官员说,这次会议在知识产权、市场开放和政府采购限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这次会议由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Gary Locke)、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Ron Kirk)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共同主持。美国农业部长汤姆∙维尔萨克(Tom Vilsack)也参加了会谈。

美方参加联委会会议的还有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美国贸易和开发署(U.S. Trade and Development Agecy)署长里欧卡蒂亚∙扎克(Leocadia Zak)及财政部和国务部代表。来自中国26个政府部门和机构的高级官员也参加了会议。

骆家辉说:“第21届美中商贸联委会卓有成效。我们在多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上取得了进展,在另一些问题上,我们建立了渠道,使我们能继续进行积极的接触,寻求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

美中两国签署了七份新的协议,涵盖范围包括农业合作、大豆出口、统计方法和促进对美投资。

1983年设立的美中商贸联委会是处理美中两国贸易问题和促进商机的主要论坛。

在本届会议上,中国同意在多个领域采取重大举措,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开放性和中性技术标准及清洁能源合作。中国还同意恢复牛肉市场准入问题的会谈。

此外,中国同意在政府采购中不以知识财产的产地为根据实施区别对待,不使用歧视性标准选购工业设备。

贸易问题

柯克说,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所作的最新承诺“推进了中国最近宣布的打击假冒商品和盗版的专项行动”。他说:“这些承诺对在中国保护美国的创新和创造性将会产生系统性的影响。”

柯克预测在华盛顿达成的协议将导致中国增加合法软件的购买与使用,加大根除电子杂志盗版活动的力度,为减少互联网盗版进行更有效的监管,并打击向制售假冒商品者出租场地的人。

在第21届联委会上,中方还保证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方面加快进度。

这项协议是世贸组织惟一专注于政府采购的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协议规定,开放、透明和不歧视的原则适用于世贸组织成员的采购活动。

柯克说:“中国同意做好对省级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在2011年提交一份有关[采购问题]覆盖范围的扎扎实实的修正建议。”

骆家辉对中国决定修改一份主要重型机械设备和其他工业设备目录以便不被用于对外国供应商实施歧视特别表示欢迎。

农业部长维尔萨克欢迎在解决美国进入中国牛肉市场问题上取得的进展。他表示将“尽快恢复技术细节问题上的会谈,争取在2011年初恢复对中国出口”。

能源合作

商务部长骆家辉对中国保证坚持智能电网市场的开放、不歧视和透明及打算在建立智能电网标准方面进行双边合作表示赞赏。

骆家辉说,智能电网市场的价值估计高达6000亿美元。

在美中商贸联委会上,美国贸易和开发署宣布把中国项目延长10年,并提供两笔赠款,以示对过去10年中国项目的庆祝。

一笔赠款帮助中国制定国家智能电网标准,另一笔赠款将为中国发展集成实时水质监控系统的可行性报告和试点项目提供资金。

这两笔赠款的目的是支持中国为减少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所作的努力,推进奥巴马政府促进绿色技术、与中国合作以缓解气候变化的目标。

授予中国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的442,380美元赠款将被用于提供技术援助,制定与美国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相协调的中国标准。

美国贸发署说,推进智能电网技术的利用将有助于中国通过提高发电和输电效率满足中国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

另一笔授予长江水利委员会的585,745美元赠款将被用于评估采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家公司开发的技术应对中国汉江流域水质监控挑战的可行性。开发这样一个监控系统将有助于保证向中国北方地区亿万人民供应清洁饮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