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气候大会:没有实质意义的一次政治秀
2010年12月21日/董秀成
坎昆气候大会举世关注,虽然开幕显得有些暗淡,但落幕场面似乎又让人觉得热闹,终于签署了两份经过讨价还价和妥协的文件,但在关键的减排责任分担问题上,其实并没有实质进展,用“无果而终”来形容大会成果一点都不为过,只不过各国政治家为了欺骗国际舆论而不原意自己说出实话,实属自欺欺人而已。
坎昆大会与其说是一次气候变化大会,还不如说是一次各国政治家的脱衣秀场,因为在大会上各国政治家的无诚意被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讨价还价,漫天要价,虚情假意,道貌岸然,勾心斗角等人类劣根性的表现真可谓是淋漓尽致。
本来这次大会没有取得实质进展,还硬说是取得了重要成果,用两份空洞无物的所谓协议来欺骗世界,而本来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各国已经做出的减排承诺却没有纳入协议文本,发达国家改变常态,出尔反尔,甚至出现集体的立场大倒退行为,尤其是作为碳排量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更是百般推卸一个大国应该负起的责任,西欧和日本似乎也失去了以往的热情,跟随美国步伐而起舞。
大会在讨价还价中,各国部长们终于抛出两份协议,声称在森林保护、资金支持、适应气候变化和技术转让等方面达成共识,但并没有十分具体的实施方案,而对最关键的减排问题上原地踏步。
美国完全搁置17%的减排承诺,日本强硬表态“永远”不会接受2012年以后二期减排承诺,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更是威胁要“放弃”减排目标,会议只是含糊表达要“认可”科学家建议,表示要继续努力“及时确保第一承诺期与第二承诺期之间不会出现空当”,而对于国碳减排量分配、如何延续《京都议定书》等问题,根本就没有明确方向和具体方案。
无论会场内外人们如何抗议和期待,所有的呼吁都难以改变政治家们其实走就要“走过场”的心态,因此坎昆大会再次让“巴厘路线图”计划落空其实并无悬念,棘手的问题被推给下届南非德班气候大会,或许还会继续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人们根本看不到2012年到期后《京都议定书》是否被新协议代替的希望。
由此看来,气候大会有可能年复一年地消磨人们的意志,摧残善良、无奈的人们的信心,让人类看不到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