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何在?


今天结束了2010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暨第十一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的全部议程,没有经过丝毫的休整,下午便飞来广州参加吉利战略转型成果研讨会。

吉利汽车从2007年5月开始正式转型,我有幸见证了转型的全过程。这几年,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还和李总有过几次长时间深入的交流。吉利转型的这几年,也正是品牌中国创业的几年,虽然我只是一个小萝卜头,但还是能够深刻的体会他的孤独和艰辛,所有也就和他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2007年4月21日,也正是吉利正式转型的前夕,李书福出席了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汽车品牌自主创新高峰论坛,并阐述了吉利的战略是“总体跟随,局部超越,合纵连横,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后来居上”,这大概就是后来5月份提出的战略转型的雏形。

2007年8月10日,首届中国品牌节期间,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和吉利集团共同举办了“吉利汽车品牌求证大讲坛”,这应该就是吉利集团对自己战略转型的一次求证。

2008年的8月8日,第四届中国品牌节在青岛举行,我也邀请李书福出席,那时的他正在全力以赴准备沃尔沃的收购,虽然李总最终没能出席品牌节,但我们在电话里的沟通依然非常顺畅。

2009年12月18日,吉利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李书福也因此荣获“2009品牌中国年度人物”称号,李书福在领奖时说,从07年开始吉利已经不是简单的以价格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在保持性价比领先的前提下,我们要打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整个战略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对吉利战略转型一次全面的阐述。

2010年8月7日,第四届中国品牌节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隆重举行,李书福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这是他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第一次公开露面。并首次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轿车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发表《吉利带头进行自我革命》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两个不同的品牌不会融到一起,吉利和沃尔沃将是携手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关系。之所以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也正因为吉利实行战略转型。就像吉利公关总监杨学良今晚介绍的那样,吉利的战略转型是吉利人灵魂深处的一次革命!

吉利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吉利的“战略转型”是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发生最大变革的转折力量,也是吉利集团突破重围、由弱变强、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标志”。

目前,吉利在母品牌下构建了3个整车子品牌:全球鹰、帝豪和英伦,各子品牌彼此并列平等,分别代表不同的品牌特性和风格。这三大品牌分别为其目标消费者做出了如下定位:全球鹰代表了“时尚、激情、梦想”,帝豪代表“豪华、稳健、力量”,英伦则代表“经典、英伦、亲切”。转型后,吉利汽车在短暂的阵痛后实现了量价齐升!

当然,我们还是要看到差距。一般而言,品牌扩张从高到低比较容易,而从低到高则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吉利的战略转型之所以如此艰辛,这是因为吉利在创业之初粗放的发展策略导致的恶果,吉利要想从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就必须偿还以前在品牌上的欠账。这条路虽然艰辛,但确是必由之路。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要把发展速度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今晚研讨会的最后,我还不忘推广了一下顺风车,并建议吉利把战略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的基础上,再升级为“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车”!

我还是五年前那句话:“中国汽车的希望在民企,民企的希望在吉利!”五年前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多数人不相信。五年后的今天,我说这句话,大多数人相信了。再过五年,估计没有人会怀疑。但从这一点上讲,和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的发展惊人的相似。五年前我开始搞品牌中国的时候,身边所有的人都反对。五年后的今天,身边所有的人都在支持。再过五年,估计全社会都会来支持我们!

如果要问我为什么五年前都知道答案,我想说的是,谁把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的生命,谁就会成功!显然,在中国汽车业,李书福是这样的人,他把吉利当成他全部的生命。而品牌中国,则是

人民日报文章:汇聚全球智慧 求解堵城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