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跌跌不休的一面


                  楼市跌跌不休的一面

                           /马跃成

      最近楼市出现反弹迹象,又是调控新政调控两月之后,以前两次的反弹时机极为相似。不过,从市场来看,我们也能发现半年多的调控也不是一事无成,部分房价在上涨是事实,让我们不能不提高警惕。而更多的开发商和投资者也在抓紧时间出货,力争在楼市新政效果没有见底的时刻抓住机会。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坦言,要调控房地产市场,最关键的是抑制个人投机炒作,而暂停发放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作用是比较大的。“炒房者的目的就是以更高的价格把房子卖出去,停止发放房贷,炒房者就觉得负担很重,会尽快把手头的房子出手。房价下跌是必然趋势。

9月底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房价调控措施,包括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和提高首套房首付等。而紧随其后,深圳和上海又分别公布了“限购令”和“沪十二条”等调控细则,更加充分表明了有关部门对房价过快上涨的打压决心。深圳规定深圳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两套住房。

被业内视为“最大利空”的房产税也传出消息,称年内会实施。有消息称,房产税试点最快年底公布,明年正式实转。还有消息说,沪深两地房产税已获批,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到全国。发改委领导明确表示,中国情况复杂,在一些城市先试先行是必然的选择。

面对步步紧逼的调控政策,市场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一是投资者开始从楼市退出,一个温州炒房客说,“6月以来,我在杭州和上海一共卖掉了6套房子,变现2100万元。” “管他以后是涨还是跌,达到预期盈利就可以出手了,钱是赚不完的。”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李粤湘最近表示,越是政策不明朗,楼价走势不清晰的情况下,业主越是应及早出货,才能获得更多收益。李粤湘分析:由于调控政策频出,银行收紧贷款,市场的观望气氛已日益加重,在其他业主惜售、盘源紧缺时,若抓紧时机出货,会有较多的客源及叫价空间。

从二手房市场看,除了早几年前购买下来的房子,也有不少近两年开盘的新房也在中介挂牌上市,近期,不少中介反映,新盘房源挂牌量也增加明显。一方面,楼市降价预期逐渐增强,已经获取到一定收益的投资客“见好就收”。另一方面,信贷政策等门槛提高,投资客资金链吃紧。

从开发商方面看,由于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拖延开竣工时间、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强有力的处罚将起到明显的震慑作用。同时,连续收紧的货币政策,房地产企业获取贷款难度也加大,让开发商的“银根”日渐紧张。

1011月份北京市商品房成交金额前20的楼盘,半数项目打折促销,如朝阳区中弘·北京像素最高达到一次性付款9.5折;通州区京贸国际城均价从27000/平方米直降至19800/平方米,降价幅度约7000/平方米;位于顺义的阿卡笛亚庄园近期推出了直降5000/平方米的优惠活动;大兴西红门的鸿坤理想城成交均价从上月的2.4/平方米降到了2万元/平方米以下;崇文区的中海紫御公馆,成交均价3.76万元/平方米,比8月的在售单价4.5万元,降了将近9000

就在11月份,通州新城区运河附近,预售均价2.4万元左右的某项目,实际售价为18000/平方米左右,一套三居就差了六七十万元。

运河湾的最高拟售价格为26000/平方米,实际成交价格却为18761/平方米,低了7000/平方米;倚景园拟售价格39466/平方米,实际成交价格为36472/平方米,低了3000/平方米;新华经典丽园售价格为31995/平方米,实际成交价格为23613/平方米,每平方米低了8000元。

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获悉,1125日前新增的预售项目,平均拟售价达到了2.45万元/平方米,相比10月同期的20087/平方米及9月份的21131/平方米,均有大幅提高。但实际成交均价为20144/平方米,相差甚远。

越是高端楼盘,实际成交价格与拟售价格的差距越大。有京城第一贵之称的霞公府,拟售价为107742/平方米,实际成交的价格则为94092/平方米,相差1.3万元/平方米;CBD核心区的禧瑞都拟售价格超过7万元,实际成交价为6万元,相差1万元;朝阳区的另一高端项目红玺台同样如此,最贵为64614/平方米的拟售价,实际成交则为57380/平方米。

“房价已经见顶了,现在就要掉!”经济学家谢国忠不久前提醒市场在近期注意房价的拐点,“到2012年,房地产的空置率会非常高,全中国13亿老百姓要有的房子都有了。”这样的话再炒房子就没有基础了,同时也让城市化推动房价上涨的说法失去了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