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人民币低估幅度没有确切数字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人民币、通货膨胀等中国经济热点议题发表观点,他认为,人民币被低估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在有关国际社会施压中国人民币问题的问答中,普雷斯科特表示,货币汇率之战的根源其实并不是重大事件。美国政客只是想将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归咎于他人而已,这只是一种政治游戏。中国采取的最佳策略就是让人民币适度升值,中国目前也是这么做的。这样会减少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一场类似20世纪30年代的贸易战对中国和美国都没有好处,最好避免。货币汇率的适度变动对美国和中国都没有什么影响。中国应该要求美国更加开放,这对双方都有利。

  普雷斯科特指出,人民币低估的幅度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他说,中国过去一直将人民币价值与美元挂钩,这就需要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很低。“如果中国继续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中国国内的商品价格将大幅上涨。一个国家可以将其货币与外币挂钩,这需要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也可以将其货币与一系列国内商品挂钩,但是不能与二者同时挂钩。”

  普雷斯科特还认为,如果中国延迟人民币升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果将有政策变化,政策变化前其影响将传导至中国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中国已经表示让人民币适度升值,市场拥有这种预期,就不会发生意外情况。意外情况会扰乱经济秩序。”

  关于通胀方面,他表示,适度通胀对生产和就业影响不大。但是要避免两种情况:第一要避免高通胀,因为高通胀会导致资源浪费;第二要避免物价不稳定,因为物价不稳定会扰乱正常买卖活动,导致资源浪费。

  普雷斯科特并称,中国成为一个发达工业国家的关键因素是经济上与发达工业国家融为一体。发达工业经济体的扩张对新成员来说有利,对原有发达经济体也有利。中国并不缺少好的投资机会,这才是中国应该投资的地方。中国应该进行海外直接投资,而不是收购资产。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不会被没收,因为一旦被没收,当地雇员和供应商将失业。

  普雷斯科特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4年与基德兰德一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推动了动态宏观经济学在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方面的研究。

  普雷斯科特194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1967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联邦储备银行明尼阿波利斯分行的高级顾问。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应用、收入差别与计量经济学。他1962年毕业于Swarthmore学院,获数学学士;1967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普雷斯科特还执教过多所美国名校。 1967-197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助教;1971-1980年期间,普雷斯科先后担任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助教、副教授和教授;1980-1998年,担任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教授;1998-1999年,成为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1999-2003年,重返明尼苏达大学任教;2003年以后,普雷斯科特一直执教于亚历桑那州立大学。——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