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脖书话】
《放养孩子》
作者:(美)斯科纳兹
翻译:严冬冬
出版:中信出版社
作者的理念是:“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永远没有遭遇任何风险的机会,恰恰才是最大的风险。”深深认同,这句话尤其适用于娇生惯养的中国儿童。但是,放养,又是中国父母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不敢让自己的女儿独自上学,乘地铁永远让她在我身前,她也不敢放开我的手,你知道为什么。
《看戏节目单》
作者:杭程
出版: 新星出版社
上千份节目单中选出近百场戏,每篇文章配有戏票或海报,有现场,有时间地点人物,多史料少评论,这是一本私人观剧史。这才是历史。不少朋友喜欢保存剧票,这本书可供他们共同回忆。
《中国童谣》
文:李光迪,金波
图:田原,胡永凯
出版:连环画出版社
女儿看了一眼说:“幼稚”,可见这套书不是给8岁以上看的,二三四五岁差不多,不过我看得津津有味。分传统童谣和现代童谣,很棒的幼儿读物。我记得最清的一个童谣是姥姥教的:“大槐树,槐又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来看戏,俺的闺女咋不来?”姥姥只有我妈妈一个女儿,小时候夜里听她一遍遍说,非常伤感。
《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出版:三联书店
王晓渔这段读后感非常伤感,我心戚戚:“这几日,每天读六七十页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不舍得一口气读完。此前,读章诒和先生的《往事并不如烟》、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野夫先生的《江上的母亲》、赵越胜先生的《燃灯者》,亦有同感。读后不敢高声语,只能一声叹息:多少家国烟雨中……”
《25岁知道就晚了》
作者:(美)福勒
翻译:贾雪瀛
出版: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给年轻人提供了90条幸福定律,但是,让青年幸福,是多么不靠谱的一件事。青年,本应就是一生中幸福指数最低,激情指数最高,焦虑程度最深的阶段。青年是奋斗、追求、挫折、迷惘的代名词,青年人要幸福做什么?青年的标签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