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问题研究


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问题研究

《邵阳市统计》第86 2010-09-28

 

 

作为新型工业化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来势好,但基础差,需要大力扶持。

一、       发展情况  

邵阳高新企业200538个,2010年达到109个。高新总产值2010年为185.24亿元,增加值55.97亿元,销售收入173.24亿元,每年平均增长近五成;2010年出口1364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075%,年均增长64%。高新技术产品利税额22亿元,年均增长74%RD经费支出  43167万元,五年每年翻番。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0.05%,提高到2010年的0.23%。表现为:

1、项目建设实效明显。2009年共组织申报部、省科技项目66项,立项52项,立项率达79%,争取项目资金1300万元,其中7个项目在国家科技部立项,玉新药业申报的《采用催化氢化与催化脱氢方法合成和生产非那雄胺》项目获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50万元的重点支持,省瓜类研究所被省科技厅列为对外科技合作基地。出台了《邵阳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评审暂行办法》,实行重点项目评审制,实施市级重点计划项目10个。修订完善项目实施质量评估制度,并对全市近三年来实施的25个重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验收,政府资金的使用绩效进一步提高。

2、基地建设来势喜人。邵阳是全省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有中草药2000余种,蕴藏量近700万吨;全国重点品种在我市分布的有233种,蕴藏量近70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87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48.3%,黄姜、杜仲、玉竹、百合、厚朴、金银花、红豆杉等栽培面积达到5-10万亩,特别是金银花产量约占全国的50%,红豆杉种植面积为世界之最。湖南玖荣林业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依托湖南林业科学院和暨南大学,进行技术合作,运用“能源植物及液体燃料利用”新技术,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绥宁建设生物能源油料林种植基地,开发林业生物能源原材料基地,一项充满希望的新能源产业在绥宁起步,拉开了邵阳市生物柴油产业化项目的序幕。

3、高新技术加速发展。围绕推进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大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培植高新技术新型产业,不断壮大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经省验收合格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7家。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93亿元,利税9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7%21%32%

1)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技术三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在纳入统计的4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新材料产业企业为9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8%,实现工业总产值7.53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的38 %。其次,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5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的 23.2 %;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有8,23.7%

2)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的牵引作用渐趋强化。高新产值过5千万元而利税保持正增长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3 家,分别是邵东铝业公司、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亚华种业股份公司。正是这些重点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扮靓区域经济。双清区把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工业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选择走“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科学发展之路。近两年以来,全区投入科技经费3631.8万元,大力扶植了达力电源、圣昌玻璃、神风动力、汽附一厂等11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12.41%;全区共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17项,获得国家专利67项,其中信多利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免球磨高光效荧光粉生产工艺”获科技部等四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邵阳市达力电源实业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生产镍镉电池设备的厂家,是中国电池设备行业中生产电池设备品种最多、规模最大企业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出口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及地区。

4)、一批新兴民营科技企业呈现跳跃发展。一批新兴民营科技企业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实现跳跃式发展。如邵阳市科瑞化学品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生物医药化工原料二烯甾酮(降脂康),已通过国家专利初审,市场销售形势看好,建厂三年来,实现产值先由200万元跳到500万元,后又跳到1800万元;2009年达到5000多万元。国内最大的固体聚合硫酸铁生产企业、国家环保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邵阳市佑华净水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环保水处理剂“佑华”牌固体聚合硫酸铁,实施产业化以来好戏连台,年产量从1万吨提高到年产3万吨,2009年产值达7000万元。新开发产品复合型硫酸铁,对印刷、造纸废水净水效果非常显著,2009年销量达3000/年,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固体聚铁产品已销住国内十几个省市,并出口新西兰、日本、美国、东南亚及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4、农业科技扎实开展。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咨询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印发各类农业技术资料2万余份,接受农民技术咨询2000多人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80期,受益群众达5万多人次。加大涉农科技项目申报力度,组织申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大力支持农业科技成果引进、推广和转化应用,全面启动科技“12396服务和科技特派员工作,接受农民技术咨询200余人次,组织专家现场解决疑难问题20次,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誉。

5、成果管理取得成效。组织专家评审出市级科技进步奖25项,其中国内依靠的5项、国内先进的9项、省内依靠的11项。分别给予我市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兆宪、肖坤后10万元的奖励。同时,组织修订了《邵阳市科技技术奖励办法》。加大成果推广项目申报力度,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6个,组织申报省级成果推广科技计划项目10个。获得省科技进步奖项目3个,其中省瓜类研究所的西瓜、南瓜根尖细胞DNA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邵阳纺机公司、信多利公司分别获三等奖。同时,认真做好市级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共收到申报成果推广计划项目17个,立项10个。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2项;科技成果鉴定16项,其中省级鉴定2项;科技成果登记8项。

6、知识产权工作势头强劲。邵阳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邵东县被省确立为首批“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首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新宁县通过知识产权试点县验收,并积极争创省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县。武冈、新邵、洞口、邵阳县被确定为省知识产权试点县。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确定5家企业为邵阳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湖南广信和湘窖酒业被省知识产权局批准为第三批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量650件,工矿企业专利授权152件。

二、存在问题

 1、企业规模、资金和技术力量薄弱。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只有11家,只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22%高新技术企业中多数是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科技投入不足,制约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受国际市场影响部分企业产销下滑。邵阳某纺织机械公司,产值同比减少4103万元,下降35.6%邵阳市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新建无机高分子水处理剂固体聚合硫酸铁示范生产线已竣工投产, 由于市场发生变化,主要原材料硫酸亚铁严重短缺,硫酸亚铁原系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的副产品,由于现生产钛白粉的工艺改变促使硫酸亚铁减量,特别是近几年来化工市场上硫酸亚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使得硫酸亚铁的价格成倍增长。主要原材料硫酸亚铁的缺少及价格上涨等原因,产量由原来的4000/月减至1000/月。

3企业发展空间不足。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开发新产品,目前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场地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导致企业生产分散、成本增加、政府税收外流,难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4、重大产业开发进展缓慢。南方红豆杉产业开发进展缓慢全市人工种植红豆杉面积接近5万亩。其中,新宁县已种植4万余亩,为全球最大的南方红豆杉基地。虽然先后有北京农业集团、江苏红豆集团、香港富源公司、湛大康药业、湖南晟林公司、等来人寻求合作开发, 但由于企业和政府都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开办加工企业,导致林农信心不足,积极性下降,南方红豆杉种植基地建设受挫 ,产业开发进展缓慢。

三、措施建议

为了做大做强邵阳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带动力度,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化调查研究

为及时把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了解企业近几年的发展态势与走向,进一步扶持、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参考,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调查。比如,紧跟全国生物能源开发形势,开展生物能源开发产业化调查研究,摸清生物柴油树人工种植生长适宜环境,为进一步加快邵阳市生物能源开发产业化做好前期工作。

2、        积极培育和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成功举办了有60多家企业参加的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班,提高了企业申报认定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帮助指导6家企业收集整理包装申请认定材料向省厅申报,得到省厅的评审和认定。至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20家。抓紧做好已上报到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跟踪协调工作,力争申报成功以获得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特别是对已上报到国家的项目,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实现我市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申报新的突破。

3、        不断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创新能力。针对我市科技基础条件薄弱、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的实际,积极推动我市5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开展科技合作。如邵纺机与北京宏大纺机研究院、东华大学合作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周期,由过去两个月提前到半个月。还有湖南圣昌玻璃有限公司与美国福斯贝尔公司、蚌埠玻璃研究院;邵阳信多利新材料公司与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的合作关系都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研发水平的快速提升。为加快发展武冈卤菜产业,武冈市成立了武冈市卤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2009年预算安排了卤菜专项经费200万,科研经费100万,以湖南农大为技术依托,对武冈铜鹅进行提纯复壮,以资水河沿线两岸为重点,建成了武冈铜鹅规模养殖基地,年饲养量达100万羽。在传统卤制食品生产基础上,又与湘潭大学合作,投入科研经费100万元,成功开发了“卤菜食品低温保鲜专用技术”和“豆渣转化为高蛋白饲料的生物新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和新工艺,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格局,建成了华鹏食品、陈氏福元等规模卤制加工企业。现全市卤制食品产业年总产值近3亿元。

4、        切实加大对工业科技的支持力度。缺少资金是制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首先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其次是积极探索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在确保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外,应鼓励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倡导金融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参股投资。再次是帮助企业协调银行关系、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贷款力度、加快贷款进度 、切实缓解资金压力,促进项目建设。市政府应每年从财政挤出一定资金,对我市符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且已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或已取得专利证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给予10—30万元的资金扶持(可以有偿使用、无偿划拨、奖励或补助等多种形式),帮助项目单位争取省里和国家的资金补助,促使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尽快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湖南玉新药业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有成效。该公司成立于20023月,原名为湖南甾体化学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医药中间体甾体激素原料药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2140万元,现有员工260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本科56人,大专以上人员96人。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力求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0961万元,出口创汇1277万美元,实现利税285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