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风 流
李建永
1.说风流,其实有说不尽的风流。仅风流两个字就非常有趣。风,是空气流行;流,是水体流动。风使空间有了向度,流使时间有了量度,即所谓风行天下,时光如流。风与流一结合,就洒脱了,奔放了,就有了大自在、大自由。然而,过分洒脱奔放脱缰野马也不行,否则,风流就会蜕变为末流乃至下流。
2.早期将风流二字联用,是指自然界风的流动;进而引申为“像风一样流行”,多指教化、风化之流行。指教化流行的,如《汉书·董仲舒传》即有“风流而令行,轻刑而奸改”。指自然风流动的,如王粲《赠蔡子笃》诗云:“风流云散,一别如雨。”风吹过,云飘散,了无踪影,多么潇洒惬意,又何其飘忽怅然!这种高远之意境,奇妙而美好,故一直风行后世。宋之问赋云:“未穷观而极览,忽云散而风流。”李商隐诗曰:“风流大堤上,怅望白门里。”王安石亦有诗云:“云散风流不自禁,天涯无路盍朋簪。”
3.风流,从自然界风的流动,自然地过渡到赞赏大自然的美丽风景。李清照《满庭芳》词曰:“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辛弃疾《鹧鸪天》词亦云:“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陈与义《山中》诗亦有:“风流丘壑真吾事,筹策庙堂非所知。”简斋还另有一首《微雨中赏月桂独酌》诗云:“人间跌宕简斋老,天下风流月桂花。一壶不觉丛边尽,暮雨霏霏欲湿鸦。”一壶浊酒,微雨赏桂,远离尘嚣,放情山水,是多么地悠然自得!
4.“两晋崇玄虚,风流变华夏”,“衣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风流,从景物美必然地“移情”到人物美。王谢子弟,玉树临风;潘安杜乂,神仙中人。魏晋风流人物,在《世说新语》多有记述,他们风雅飘逸,爽朗清举,吃“药”饮酒,谈玄说理,可谓真性情中人。《晋书·刘毅传》云:“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戴复古有句:“风流晋人物,高古汉文章。”杜牧亦有诗云:“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当然,风流也是有条件的。俗话常说:“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秦韬玉《贫女》诗云:“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穷与风流,的是风马牛。设若诗翁孟浩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纵然是诗仙李白,亦难写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样潇洒优美的诗句吧?
5.风流,既是优美,亦含壮美;它不仅可以品题风雅标致的美好人物,也可以设喻惊天动地的英雄豪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是一个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板荡时代。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得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然而,世事沧桑,人生如梦,“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对此,辛稼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得精绝:“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易》之《涣》大象辞曰:“风行水上,涣。”“风行水上”不就是“风流”吗?“涣”乃水面扩展开来的波纹,比喻富有文采。文采风流与风雅、风骚,意旨颇相近。有道是,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风雅本是《诗经》中《国风》与《大雅》《小雅》之合称,而风骚亦是《国风》与《离骚》之璧联。故风流、风雅、风骚多喻指翰墨诗文乃至风格流派。高适有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杜甫有句:“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黄庭坚诗云:“千古风流有诗在,百忧坐忘知酒圣。”杨万里亦云:“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倘有哪一位高士的诗文,意境幽远,超逸佳妙,便配得上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之评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7.《易》云:“巽为风。”《序卦》亦云:“巽者,入也,入而后说(悦)。”风的本性无孔不入,且令人舒畅,故风隐喻性。《尚书》有“马牛其风”,《左传》有“风马牛不相及”,此处“风”当发情讲,故孔颖达疏:“牝牡相诱谓之风。”推而广之,情侣之间的争风吃醋,亦称风醋。风流的风,便是风马牛的风,风醋的风,风情的风,风月的风,风俗的风。风关乎性,俗近乎欲,故风俗每与食色相关。食与色是人的最根本需求,也是最搔人痒处的兴奋点。这也正是“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的深层原因所在。须要分辨的是,风流虽有时亦当风气、风尚、风俗讲,如《汉书》即有“歌谣慷慨,风流犹存”及“风流笃厚,禁网疏阔”之语;然而,风流与风俗,“风”相近也,“俗”相远也,因为风流毕竟是一桩“韵事”。而且,风流二字,有主有次,风有骨,流无形,风流风作主,有流亦有止;不然的话,红尘滚滚,随波逐流,流散人心,流荡人性,便会导致“风流俗败”、“礼崩乐坏”之乱局。
8.风流一词,涵义多矣。风流,本来就是一个意蕴深远、境界阔大的开放体系。除以上种种而外,它还特指青春年少倜傥风流。花蕊夫人诗曰:“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方干亦有诗云:“虽将洁白酬知己,自有风流助少年。”韦庄《思帝乡》词亦云:“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风流,还可以比喻风韵标致美好动人。李渔《巧团圆》:“体态风流,一见令人不自由。”《金瓶梅词话》:“端的风流如水晶盘内走明珠,态度似红杏枝头推晓日。”风流亦可隐喻情爱与相思,即所谓“花前月下种风流”。戴式之有诗:“当时一段风流事,翻作相思一段愁。”元稹《莺莺传》:“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陈师道《踏莎行》:“重门深院帘帷静,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准拟风流病。”
9.《警世通言》云:“蛾眉本是婵娟刃,杀尽风流世上人。”这话只针对男性。其实,无论男女,风流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男欢女爱,快活风流,玩的都是心跳,所谓“宁教花下死,作鬼也风流”。李涉诗云:“含情遥夜几人知,闲咏风流小谢诗。”刘言史词曰:“梦中无限风流事,夫婿多情亦未知。”柳三变《鹤冲天》词亦云:“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另一方面,风流过度,风流成性,庶几等于流氓成性,此风流即下流。《水浒传》里的高衙内,《红楼梦》里的灯姑娘儿,《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潘金莲一干人等,不也都号称“风流人物”吗?实则尽是些粗鄙下流的“风淫人物”。风淫,《周礼》所谓鸟兽行也。
10.《红楼梦》有诗:“只因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风流,既是一个常说常新的古老话题,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人生课题。然而,不管是风流文、风流事、风流人——真正的风流本质上是天然的,本真的,就像自然风流过一样,自然而然,本色天真,来不得半点装腔作势,或者头摇尾巴晃。风流更是一种内涵与品质,正谓是“风流不独占才名,水镜冰壶表里清”。因而白居易有诗:“时世高梳髻,风流淡作妆。”《菜根谭》亦曰:“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黄升亦有诗云:“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201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