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之谓道


有点疑问。大部分觉受我都有了,就是对色蕴空还有点疑问。色蕴是不是说看到事物产生的分别呢?如果是我就明白了。。。
    
    还有这个空绝极圆的感受也不是很明确。也对事有本末,物有终始不是很明确。。。即使照见五蕴皆空了,也只是照见了我和外界的关系,并不能照见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呀。
    
    还有,那个声音突突的推进到我的耳朵里的感受还没有,但是有洞彻和剥离的感觉了,可算过了??
    
    恩,然后,对于无生无不生还不是很确定。。。只是一点点恍恍惚惚的感觉,不知道可算及格了。。
  
  -----------------------------------------------------------------------------
   闲来可以再多品咂下金刚经,能作是念,我得何等觉受么,佛陀与须菩提的对话屡次在强调,不能。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本无有得,更何况得未之着。抛开一切无谓纠缠,直取当下便好。
  

        色蕴,大致指的是物象的显态,显态只是一时因缘和合,因而也便可以说是空幻不实的,色蕴并不就是物象的分别,人的意识里有色蕴的概念和执着,倒从根本上是因了分别心的存在。
  

         照见,自是洞明,顺其自然,见了自然了了,局限未破、机缘不到,终究无法见到。因而关于境相之类的概念,本不必有,更不用着,费心去明晰的,那是佛学,至于学佛,或者说修为,感知、体悟、践行,随应机缘、无所着地为当为于当下,便是修行。
  

        不要在意什么感觉,乃至什么境相,妄执在消减,局限在破除,自在与实在在成长,生命在以愈加本色自然地状态延续,生命与修行本只是个过程,得实在与自在了,便是通融至境,至境之后,依然是自然而行,佛陀如此,老子如此,法则或者说道决定,生命便就如此。
  

        修行无所谓及格不及格,自己的心在变得更加自在踏实,对世事机缘的应对在变得更加淡然自如,自己的生命状态在变得更加恬愉自然,这便好了,只需要将无谓的东西抛得再彻底些便好……

推荐,现世里难得的关于生命圆成与觉性启发的一片弥陀福地,已具机缘者受益之:

天涯杂谈』 说说性能量的另一个出口——山居性纪——性是种子禅是花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368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