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说南京房价降了 八成市民称这个真没有 (A8 王)
《南京晨报》说,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数据称,南京11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4%、环比上涨0.1%,其中新建住宅同比上涨4.9%、环比持平,二手住宅同比下跌0.7%、环比下跌0.1%。
但是,统计局的数据没能获得南京市民的认可。有网站做了一个网络调查,有八成受访者表示,11月份只有个别楼盘有降价,整体房价并没有松动。
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很有意思,无论是房价、CPI还是大家的收入水平,总是跟大家的切身感受有差距。统计局说物价涨幅不大,老百姓说,这统计数据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统计局的官员肯定没买过菜。就连经济学家郎咸平也说过,统计数据说房价只涨了1.5%,老百姓的收入却涨了10%,这不是对过去的统计,而是对未来的愿景,老百姓当然希望未来是这个样子的。
网上甚至出现了相关的脑筋急转弯,问:你只有10平方米的房屋,邻居从0平方米换到100平方米,你的居住面积有没有增加?答:没有。错!你在平均住房面积里被增加了50平方米。问:明明你口袋里只有50元,却搞一大堆数据证明你实际有100元的是什么人?答:骗子。 错!是统计局。
统计局的同志们也委屈,统计局长也出来解释,说我们的统计数据是一个平均数据,所以跟个人的感受有差距也是正常的。我也相信统计局的工作人员都在努力工作,不过解释是没用的,为什么不能把调查的范围、具体的分析数据全都公诸于众,来证明自己的数据是权威的呢?
保障房成都市“贫民窟” (A17 王)
《扬子晚报》说,北京市民小陈七年前在北京西南片买了套80平米的经济适用房,虽然处于西南三环之内,但交通并不便捷,直到现在整个小区附近只有一辆公交车经过,到最近的地铁站都要换乘两辆公交车。小陈一家每次出门都得坐门前唯一的公交车到最近的交通枢纽转车。除此之外,小区绿化率低、附近没有成熟的商场、医院甚至学校。当初买房时,开发商承诺的逐步完善周边社区的话数年都没有实现。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上只满足于解决有无的问题,并未考虑住户居住的舒适度,使得保障房的居住和生活成本比有的商品房还高,使许多好不容易中签购得保障房的中低收入家庭被迫放弃,保障房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贫民区”的代名词。
前段时间读报说过,南京几个片区的经适房附近要通地铁,这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也是个好消息。我还是那句话:保障房,保障的应该是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主城区开始发放八旬老人尊老金(A41
扬子晚报说,近日,南京鼓楼、建邺、玄武等区开始为80-89周岁的老人发放尊老金;每月不低于50元,全市约14万80-89岁老人受益。
1.3万环卫工明年有望交保险(A4
金陵晚报说,目前南京只有部分区县为环卫工人交纳了部分保险,比如玄武区的1000名环卫工人有工伤及意外伤害保险,而大部分一线工人是没有任何保险的。明年全市1.3万名环卫工人有望全部交纳“五险一金”。
为什么是有望呢?这本身就是他们该享有的权利。这点钱,最多也就是修几百米路而已。
南京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报名启动(A46
南京晨报说,报名者可于12月25日至30日,上网下载通知和表格,现场确认、受理申请报名阶段为明年4月18至20日。详情请参阅报纸。
南京到高淳最快40分钟,还免费 (B5 王)
《现代快报》说,昨天,南京到高淳新通道正式奠基,3年后通车。随同这条新通道一起启动的,还有南京到高淳的轻轨工程。2013年底,南京跟高淳之间将拥有4条通道,开车最快仅需40分钟。
美好的期望,这让我想起宁溧路高架建设的时候,号称建好之后主城通江宁只要十分钟…
南京“哭墙”延长工程明天开工(A15
扬子晚报说,昨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网站发布了纪念“12·13”系列活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名单墙”(民间又称“哭墙”)延长工程开工仪式。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此次延长工程完成后,整个“哭墙”上的大屠杀遇难者的姓名将突破1万个。
长途车站售票系统突然瘫了(赵)
《现代快报》说,昨天下午2点40分左右,南京市几大长途汽车站的电脑系统突然瘫痪,电脑售票、检票都无法进行。尽管车站采取了手工撕票、旅客先上车后补票的办法,但由于手工撕票太慢,人手不足。再加上时值周末,坐车的人较多,导致各个车站都滞留大量旅客,乱成了一锅粥。原来,是汽车站联网售票系统的光纤传输设备出现了故障。经过了紧急的维修和调换后,故障在下午17点时彻底排除,售票系统终于恢复正常。
事后,南京市运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紧急开会协商,酝酿建立“定时安检”计划,他们还说,2011年春运前,他们将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更新,保证“零意外”。这事放在平时的确不起眼,要是发生在春运期间那可就不得了了。
高科技出故障,很正常,零意外很难,所以应急机制的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很重要,这就像家家用电,但最好备根蜡烛是一个道理。
嘴里的牙掉的差不多了 却不能刷医保卡装假牙(赵)
《金陵晚报》说,近日,政府出台政策,体检可以刷医保卡了。可是,老年人装假牙却还被算作“美容项目”,因此不能刷医保卡。对此,只剩下10颗牙的72岁老人石先生很是伤心。面对高额的费用,他说,他现在连青菜都咬不动了,装假牙是为了生活,哪里是美容呢?无奈之下,他只好花了100元在私人小诊所装了4颗假牙。
现在,已经有一些医护人员发起倡议,建议70岁以上的老人装假牙可以刷医保卡。也有专家说,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适当放宽政策。
云南官员伍皓欲起诉中青报 称自己观点被曲解(赵)
《扬子晚报》说,12月7日,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针对近期出现的一些拆迁引发的悲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此,深圳晶报评论部主任李鸿文在12月9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网友过河了,官员就别假装摸石头》的评论文章以反驳伍皓的观点。这引起了伍皓的不满,他表示要起诉《中国青年报》和李鸿文,准备分别索赔10万元。他还说,他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普及法治精神。
伍皓说,李鸿文的文章曲解了他的观点,导致很多网友骂他,给他和他家人的生活带来困扰,因此决定起诉。而之所以准备起诉《中国青年报》是因为该报应该为自己的发稿负责。他还表示,他“绝对不会动用公权力”。对此,李鸿文表示会“奉陪到底”,而中青报的相关领导目前还没有表态。
“绝对不会动用公权力”,这究竟是一个画蛇添足的表态,还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呢?在一些拆迁中,很多百姓根本无力保护自己的财产,甚至搭上性命,而他们却往往申诉无门。伍部长要普及法治精神,不如先给百姓普及法治权利吧。
大学生起薪调查:比农民工多学4年 少拿几百(赵自选)
《浙江在线》说,从九月份开始,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日子了。形形色色的招聘会、校园宣讲会一场接着一场。但是,在繁华的背后,这些十几年寒窗的学子们却有说不出的辛酸:现在什么都在涨,唯独大学生的起薪没有涨,就连一些农民工也比不过。
您要不信,我给您举个例子:同在杭州,同样是23岁。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专业的范越在一家团购网站工作,月薪只有1700元,而高中毕业的小伙李保宝是快递员,在年底的高峰期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他说,干得好的,一个月最多拿到了6000多元。
这是怎么回事?这多上了4年学怎么工资反而比农民工还低?很多大学生心里难以接受。其实这没什么委屈的,别看你学历高,让你去送快递、去工地搬砖,你能干得了吗?农民工兄弟也是凭本事挣钱,别不服气。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别嫌工资低,慢慢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职粉搞集资 油水真不少(赵)
《现代快报》说,近日,网上有一篇名为《艺人泣血集资为票房,围观明星传销洗脑》的帖子爆料说,在一些选秀明星的贴吧里,产生了一种所谓“职业粉丝”。他们大力号召普通粉丝“泣血集资”,为演唱会买票、为偶像助阵。在“职粉”的煽动下,许多未成年粉丝们纷纷慷慨解囊,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可是,很多“职粉”却借此谋取了暴利。他们通过倒卖明星的写真、专辑,一个月能获得1万多元的收入。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评价说,中国内地和港台真正走红的艺人根本不用这套把戏。
希望这篇贴子能让追星族们清醒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