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水阳镇裘联村陈先明利用20亩稻田新法生态养蟹,亩产大规格成蟹75公斤,养成的母蟹平均规格3两、公蟹平均规格4两,亩净利润达4000元。
陈先明的做法是:1、“深水养大蟹”。陈先明用机器将20稻田挖成田面平均深达1.2米,沟平均深达1.5米,垄高0.2米的标准养蟹池。这完全符合“深水养大蟹”的要求。
2、生态混养。亩放规格幼蟹600只,3公分鳜鱼600条,虾苗10斤。这里要说的是,所放的幼蟹是陈先明自己培育的。自己培育的幼蟹运距短,适应快,成活率高。生态混养,充分利用了水域层级,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益。目前,陈先明所放养的鳜鱼养成规格已达1斤,鳜鱼已销售1万余元,所售青虾收益也超过6000元。
3、水草种植。在沟里种植依乐藻,在田面种植苦草,水草总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0%左右。
4、水质管理。一是在幼蟹放养前3-4天泼豆浆肥水,每亩用黄豆3斤,放养之后每隔几天泼一次豆浆,连泼3-4次。二是10天左右泼一次水质改良剂,一月左右泼1次生石灰。三是夏天天天加井水。加井水一可更新水质,二可降低水温。陈先明由于对水质管理控制的良好,近几年养蟹未发现蟹病。
5、饲料投喂。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前期主要投喂幼蟹料搭配投喂小鱼,中期主要投喂小鱼,搭配投喂黄豆,后期主要投喂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