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在即,来自广州的新闻多了起来。晚饭时,电视里正播亚运记者村的景象,吃住免费、出行免费、饮料免费、洗衣免费6件每天……一个澳大利亚记者吃惊地问,真的吗,这些真的都免费吗。是的,刚到瓷国的老外不可能理解,只要你肯来报道我们改开成果,我们倒贴你若干淫民之币都可以。因为改开后俺们也见着钱了,而且钱多得烧也烧不完,啥也不缺,就缺你洋大人口吐莲花夸俺一个好!
自卑良久的民族多么渴望来自鬼佬的肯定啊!
外国新闻机构对记者费用包干,不需要记者拿着发票回去报销。我们免除了他们记者的开销,也就等于间接地行贿了这些记者。我们的领导觉得这些很正常,他们一直都是这样招待国内记者的,完全出于习惯。但老外领受了这样的好处,就未必真的对你怀有好感,他们会用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你为他所做的一切,心里藏着冷笑。
一个世纪前,老佛爷慈禧大妈发出响彻寰宇的号召: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从此,无论晚清,无论北洋军阀,无论民国,无论伪满,无论共和,各朝各代纷纷响应,让列宁同志先走,让洋大人满意!打肿腮帮子援助垃圾小国,勒紧裤带一再减免外债,连战败国赔款也高风亮节不要了!为啥要给各国记者免费呢,一是在外国人前装大方的习惯,二是对媒体行贿的习惯。这种行为模式,不可救药地成就了瓷国朝野上下的集体无意识!
外国的新闻机构,不是咱党报机关报,人家都是商业化运作。商业社会,经营新闻是有成本的,记者赴外出差采访,花点食宿交通费用,那是最起码的开销。挣人家该挣的钱,花人家该花的费,那是天经地义。人家不差钱儿,既然远渡重洋来报道你,人家就吃得起喝得起!我们呢,从计划经济过来,报社从事业单位转制成企业,各个穷得叮当响,不顾廉耻地疯狂拉广告,逼得记者编辑遇到好的采访单位就忙着改行跳槽,自嘲曰:老大嫁作商人妇,遇到好客就从良。
所以,我们的妓者习惯应邀采访,习惯公款旅游,习惯红包拿到手软,习惯被当VIP伺候,习惯新闻稿都被对方写好……但这是我们的妓者!不是老外的记者。当我们的妓者扎堆鄙薄受访单位派的红包低于行情时,外国新闻社的记者正悄悄地把红包退回受访单位。是的,人家对瓷国行贿记者的现象感到不可思议!
谁都是有新闻理想的,谁都是有职业情操的。但是,当装有钞票的信封递过来的时候,我们还是选择若无其事地收进资料袋拎走。为啥,因为我们收入低,不靠这些灰色收入,如何保证知识分子的体面!穷啊,这种穷不仅是国内新闻体制的问题,还足以上溯到父辈,上溯到祖辈,上溯到各朝各代崇洋媚外的骨子里去。当如今,个别商业大报和电视媒体的收入已经高如金领的时候,这种骨子里的穷,仍让他们觉得不拿白不拿!
广州,富可敌国,但仍穷到骨头里。珠三角GDP虽然高过若干亚非拉美国家,但其思维仍不可救药地停留在一心想偷渡香港的年代。穷人的心理,不经过若干代温柔富贵的滋养,是不可能进化到高度物质文明阶段的。他们用自己穷人的思维,想当然地为外国新闻机构节约成本,超级大方地免费招待各国记者,就充分地证明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