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和360之间的大决战最终于11月3日爆发,但是谁都没想到,腾讯会以这种方式向360决战。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对腾讯的声讨,网易上进行的调查显示近70%的网友在“二选一”中,卸载的将会是QQ而不是360,可见网民对腾讯如此霸道的做法是多么的愤怒,可是话又说回来,真的会有那么多的用户放弃腾讯吗?腾讯之所以敢让用户来选择,依靠的正是众多网民对QQ的高度依赖,腾讯有底气也有实力这样操作。所以大多网民只是在网上发泄一下,回过头来,也许还是悄悄地卸载360,登陆QQ!
但是这个事件带给我们的触动却不止是二选一这么简单,我们遇到了一个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前所未有的新难题,而这个难题也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
一、终端为王,是否就能挟“上帝”以令诸侯?
都说客户是上帝,但是作为QQ的上帝,并没有在这次风波中享受到升级服务,反而更像一个傀儡上帝,被腾讯这个大宰相挟持,这是QQ用户的悲哀,也是对“客户即上帝”最大的亵渎。
此番风波于4日上午以360的暂时妥协而逐渐降温。但是通过这一事件,我们看到了腾讯的猖狂,很多互联网企业也隐约看出了未来的危险。一旦有公司跟腾讯进入正面冲突,腾讯也许会再次启动这个法宝,腾讯可以逼迫用户停止使用百度,进而腾讯可以接手搜索行业的头把交椅;腾讯也可以封锁淘宝,从而推广自己的拍拍网。
所以透过这次事件,抛开腾讯和360争执的核心内部不谈,只看腾讯的这个做法,将会引起了互联网众多企业的担忧。正是终端为王的优势,使得腾讯有恃无恐,效仿“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这种近乎垄断型的优势,一则必定不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二则将激发众多互联网企业研究以后若遇到类似的腾讯法宝,如何接招以及如何突破!
二、借网民的情绪东风,抓住十年不遇突破腾讯的良机。
网民的情绪历来都是互联网企业最为看重的,这次事件中,网民对腾讯是同情,是认可,还是愤怒?
各方都在给该事件降温,但是惟独网民的情绪愈发高涨。这种情绪既是对腾讯霸道的愤怒,也是无奈选择的悲哀。而这种网民的对腾讯的反感情绪,则是进入IM行业,突破腾讯的一次难得的良机。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几款IM软件,除了熟知的MSN,百度、淘宝、新浪似乎都有相关软件,只是应用功能以及整合服务还不如腾讯。我倒是非常希望百度或者淘宝借此机会可以宣传旗下的IM产品,营销诉求紧扣网民对腾讯的反感情绪,借网民情绪的东风,打破腾讯一家独大的局面。
蝴蝶效应在商业网络的作用往往更能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