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的成灌快铁资料图片
住在都江堰、郫县,上班在成都中心城区,这个梦从今年5月12日成灌高铁开通时变成了现实。作为中国第一条市域铁路,成灌高铁的投入运营标志着成都开始迈入高铁时代。因高铁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还有沿线的经济。
“新支线”扩大辐射范围
成灌高铁全长70.6公里,总投资133亿元,于2010年5月12日正式建成投入运营。
成都市交委负责人说,郫县距成都市区约20公里,虽然郫县和中心城区已实现了无缝对接,但很多时候由于交通拥堵,拉长了两地的通行时间,导致从郫县到成都中心城区,如果选择汽车,耗时将达到一个小时左右。而高铁让郫县与成都市区的距离缩短到了“15分钟以内”,让都江堰与市区的距离缩短到了“30分钟以内”。
该负责人透露,为促进都江堰市区灾后重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高铁
离堆公园支线,该支线全长6公里,设3个车站,计划于今年12月底建成投入运营。未来成灌高铁的辐射范围更大,交通将更加方便。
“上下班”不再是问题
市民陈岚2007年就在都江堰买了一套毗邻景区的房子,可是因为在中心城区上班,这套房子只能成为她节假日休息的场所。成灌高铁修建时,她就开始憧憬着能每天坐高铁上下班的生活。高铁开通后,她就毫不犹豫地把成都的房子租了出去。
事实上,许多人的生活方式都因高铁而发生了改变。成都车站最近发布了最新版的成灌高铁列车时刻表,将运行时间、趟次都进行了优化。其中专门安排了乘坐高铁上下班的人群的时间,每天早上9点前,从青城山方向抵达成都的车次共有2趟,而在下午5点以后下班的旅客,如果要前往青城山方向,可以选择的高铁班次则达到了5趟。
“短距离”推动经济发展
成都市交委负责人说,高铁催生的不仅仅是人气,更重要的是优化了沿线区(市)县的区位条件,畅通与中心城区的人流、物流通道,推动县城片区组团发展,加速与中心城区的全面融入,增强区域投资吸引力,成为高铁沿线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他认为,成灌快铁开通以后缩短了郊区与城区的距离,使得人们不再因为郊区难以通达而不得不拥挤在城区,快捷的载客方式使人们可以工作在城区,生活在郊区,城市轨道交通所达之处,都形成了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