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钱思考一
上周央行公布的有关外汇占款的数据,使得人们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流动性和热钱这两个问题上来。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 我国10月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人民币,刷新30个月以来的最高记录,仅次于2008年4月的5251亿元。
而就在此前,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也在央行工作会议上,郑重指出,目前中国的流动性问题是中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重要问题。流动性泛滥的问题是通胀、资产价格泡沫以及信贷过快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实,为抑制流动性泛滥的问题,央行已经接连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一个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但这些在波涛汹涌的热钱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现在,有很多媒体说,目前有几千亿美元的热钱盘踞在香港,等待进驻大陆的资产市场。对于这一数字,笔者并不过多论述,以后会有文章涉及,但热钱的目的是中国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抑或是农产品市场吗?
我觉得这里有个本末倒置的问题,热钱一般都是以博取汇率差价作为主要目的的。也就是说,热钱都是看中一国货币有着巨大的升值空间才进入一个国家的,进入后的热钱才会考虑进入哪一个市场。但归根结底,热钱盈利的主要来源就是汇率差。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此前对于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则显得非常被动,与被动防守没有任何区别。其结果只能是无限制的接纳热钱。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应该改变此前的被动防守的策略,对于热钱主动出击,也就是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打消热钱进入中国的热钱,同时辅之以加息和其他量化手段。
当然,有人会说,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或许会更高。但纵观40年来,国际金融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因为实施了严格的资本管制,而使得热钱怯步。1997年的中国没有遭受到热钱的正面攻击,其原因不是中国的资本监管技术先进,而是当时中国的经济还不够开放,而现在的情况则已严重不同。因此紧靠国内的货币政策将无法抵御水银泻地般的热钱进攻。
而外汇占款的增加,则对中国的股市长期利好,因为此前一直担心的流动性减弱的预期,被证明的是无稽之谈,但短期内,由于担心央行严厉的紧缩预期,股市还将处于震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