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辉煌十一五:各类教育比翼齐飞
邵阳市位于湘西南,下辖12个县市区,人口764万。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2311所,学生1067719人,至2009年底各级各类学校校舍总面积为960万平方米,其中小学405万平方米,中学257万平方米,高中196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较大成绩:
教育投入加大。2006年—2010年,共维修改造各级各类校舍面积计
“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全市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消除了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 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进展顺利,全市81.9万学生享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优惠政策。在全市实施省级示范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发展模式,农村教育面貌发生显著改变。为促进初中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我们在市区将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经验在全国推广。我们积极推行“零辍学”工程,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扶贫助学力度。全市在校学生辍学率小学下降0.34%,初中下降到1.47%,均在国家控制标准范围内。
高中教育在发展中跨越。全市现有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4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6所,优质高中在校学生占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比例达到71.46%;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每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人数达228人,居全省第二。在普通高中快速发展的同时,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全市职业学校在校人数达7.1万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6所。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办学形式灵活、技能特色鲜明、资源整合科学、管理职能清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实现质的飞跃。全市现有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1所,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邵阳学院,校园面积1695亩,校舍面积40万平方米。邵阳市的全日制大专院校还有2所: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邵阳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2010年教职工 2066人,其中专任教师 1399人,比2005年分别增长10%、24%。2010年在校、招生、毕业学生分别为:2.59、0.78、0.58万人。此外,另有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邵阳技师学院正在申报,全市高等教育实现了质的飞跃。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全市现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民办学校1016所,在校人数20.5万人, 占全市学校在校人数的20%。全市民办学校总资产达到25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创办了如武冈展辉、邵阳县石齐等一批上档次、上规模,办学水平可与省级示范性学校相媲美的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民办学校品牌。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已全部进入课改实验,进入课改的学生人数达到了78.63万人。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全市高一年级全部进入课改实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硕果累累,打造了如代管家长、闪光教育、扬善教育、法制副校长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德育品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学生音体美、科技创新等成绩显著,近三年来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国家、省音体美、科技创新等各项竞赛,累计获省以上奖项600余次。我市高考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按照公开招考政策和合法程序对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对全市中小学教职工实施了聘用制,大部分县市区的校长实行竞争上岗,一批年轻的教师竞聘到学校领导岗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敬岗爱业精神,把师德师风记入教师档案。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为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优秀学生就读五年制大专,定向为农村小学培养师资。建立和推进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制度。实施教师关爱工程,切实关心教师的经济政治待遇,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在全市范围推行对边远山区教师发放特殊津贴的制度,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对广大教师推行学科理论考试度和教师读书活动,教师继续教育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达到98.7 %,初中达到89.6%,高中达到85.5%。
教育行为日趋规范。中小学收费一律实行阳光操作,实行公示制度,制定了规范中小学收费的11条禁令,在全市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示范学校”活动。全面实行收费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规范教育收费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收费行为逐步规范,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投诉率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