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的意思是——


近日参悟,遇到瓶颈,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一探究竟,看了大量的书、网页和视频讲座,胡吃海塞,囫囵吞枣,忽而信,忽而疑,服膺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通透直接,智慧达观,紧紧围绕四法印,一万种方便,豁然开朗;读元音老人和王骧陆的《开大智慧》又无比恳切地把六道轮回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不忍心怀疑;而读龚鹏程的《佛学新解》让人对学问家的慎密严谨赞叹不已,历史上和当代的所谓大德高僧对于佛法的判教居然也是因为种种的无奈,或者说是当时的机缘,需要如此,既是随机的,那么就不是究竟的,大家都是出于一种需要,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佛教的发展,这也正好说明,佛法有值得为之施设种种方便的究竟,第一义谛。不证道之前,说什么都是错的,什么苦空无常,什么六道轮回,什么色即是空,什么明心见性,都无非郭德纲报菜名:

有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丝、烩鸭腰、烩鸭条、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鲤鱼、烀烂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卤煮寒鸦儿、麻酥油卷儿……

说完了还是个饿,甚至越说也越饿。如人说食,终不能饱。禅也好,净也好,唯识也好,藏密也好,个中滋味,必须要自己去尝。

 

而,彻悟之后,怎么说都是对的,因为横该一切,竖彻十方,可是胜算就根本不在说上!

 

可是我们不说又憋得慌,这不,今天看到有人护法,有人砸庙,佛陀和上帝的门徒们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但是都将宗教学术思想和宗教历史现象,以及真理和真理的传播方法混为一谈,一塌糊涂。更好玩的是,一位网友,可能是基督徒,这么在博客里写到:

 

如果因不消失,一直发生作用不停,那么果自然不会产生。

如果因消失,那么没有影响力。自然引发不了果。

故此因果自相矛盾,不能成立。

 

他的目的呢,是想说明佛教的因果律不成立,看上去有些道理,可是,亲爱的,你想过吗,你这个形式正好是用因果关系来证明的啊(一般的辩论也就罢了,这个太可爱了,引得老衲也把持不住)!

我们小学时候就学过,用因为……所以……造句,后来知道,还可以换成只在中间说“故”,“故此”,这些都是因果关系的句式。

这个形式上已经让佛法的因果律成立了,再看内容:

为了形象一点,举个例子,小时候一个动画片的台词是:

大嘴饿了,要吃饭!

大嘴是这个怪物的名字,“肚子饿了”是原因,引发“去吃饭”的行为,吃饭是结果。正常的因果是这样的:

因为大嘴的肚子饿了,所以去吃饭。

而按照上面仁兄的推理,就应该是这样:

如果肚子饿这个因不消失,肚子一直饿,那么吃饭的行为不成产生——意思就是说,肚子一直饿,证明了他没有吃饭——那你去吃啊!

如果肚子饿的因消失了,不饿,那么就不会去吃饭——这个很对呀,不饿当然不去吃,饿了就去嘛!

 这样的问题已然不是信仰和证悟的问题,纯属文字游戏,无关乎真理,只关乎面子,就是上帝和佛,谁打得过谁。妈的他俩谁赢谁输关我屌事!~因为你吃饱了撑的,所以胡言乱语!

 你要的是什么?

幸福,宁静。(解脱的事情以后再说。)

你得到了吗?没有,继续寻找,得到了,自己享受,然后,有臭气相投、不费吹灰之力的,随缘告知,别整天跟传销老鼠会、安利推销员似的,跟着屁股跑,强硬推销,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