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的“双起”论在实践中真能畅行吗?


王立军的“双起”论在实践中真能畅行吗?

       ●   陈 宏

      

     网络上流传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在市局党委2010年第22次会上的讲话稿,王立军在党委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双起”论引来一片争议,一时间评论如潮。据媒体的报道,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王立军确实做了“民警维权工作”的讲话,并讲了“双起”的内容。

     我并未获得王立军讲话的正式文本,只是在某论坛中下载了该讲话。我看了一下,在王立军的讲话中,从词语出现的频率看,“民警”一词共出现49处,“维权”一词共出现13处,如此高频率的出现,看来王立军为民警排忧解难、为民警维权的心情急切,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他讲话中,“政治”一词共出现9处,剔除政治处机构名称,共出现5次,主要密集出现在他讲“双起”的时候。在谈到“报纸歪曲事实真相攻击我市公安机关和民警”时,他讲“政治”最多。王立军在讲话中说:“我们不是不懂政治,因为政治上我们没有驾驭权。但他如果把政治变成法制,这是我们的强项。如果他要把法制过程当中的问题变成案子,咱们搞了这些年案子,他行吗?搞政治我们只有一半的主动权;进入法制轨道,我们就有了全部主动权;要把这事变成案子,他就是观众了。”

     据媒体报道,如此表态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民指出如此表态是对舆论监督的藐视;也有网友认为,动用法律维权,正说明了警察的理性,如果警方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进行维权,那才可怕。

     从词语出现的频率看,“干部”一词共7处,除了1处外,其他6处分别说:“个别基层领导干部淡化”,“像XXX这样的领导干部是‘方脑壳’、‘乱劈柴’”,“有的领导干部良知、德品和职业的缺失”,“极个别领导干部甚至与违法犯罪人员、与‘老板’勾结”,“有没有县局或者当地党政干部出面游说,要把这件事隐瞒下来?”,“XXX在当地能成为黑社会,肯定有几个公安干警包括县委和政府的干部要跟着进去。”(注:姓名本文以XXX代替,下同)在该讲话中,“干部”基本被当作有问题的代名词,以后王立军提到“干部”时,大家要特别警觉。

     “怎么”一词共出现6处,其中4处在讲话中密集出现,他说:“在纪检督察和相关组织特别是基层领导不能够为他们撑腰,为他们仗义执言,及时抚慰他们的心灵创伤,安慰他们的家人,维护他们应该得到的尊严和正义,你怎么培养民警忠诚、正直、勇敢、爱民的核心价值观?如何提振队伍的精、气、神?怎么能够让英雄流血不流泪?而且,如果对战友没有真情,对社会怎会有感情;不能为战友伸张正义,怎么为老百姓、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对战友的合法权益都无法维护,怎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其中出现了4处“怎么”,是代表情绪激烈的反问。相比之下,“为什么”一词也出现5处,主要出现在说到一起妨害公务案时。

    “纪检督察”一词共出现5处:“但民警维权工作却被纪检督察部门和个别基层领导干部淡化”,“纪检督察和相关组织特别是基层领导不能够为他们撑腰”,“纪检督察这次在调查武隆XXX等人妨害公务案时,对民警缺乏感情,又出现了不认真、不深入、不负责等问题。”,“纪检督察去调查的民警难道还没有老百姓有正义感?”,“纪检督察要第一时间跟进维权,敢于叫板,敢于拍桌子”,看来对“纪检督察”的工作十分的不满意。

     我只是对讲话中词语的出现频率作了一点分析,也没有时间分析其出现的先后。不过,我有点疑惑,王立军的“双起”论在实践中真能畅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