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真正的“汇率”市场化


怎样才是真正的“汇率”市场化

《“汇率”是个伪命题》第27答问

欧阳君山

 

而今所谈论的“汇率”买卖及市场化,为国际投机洞开方便之门。文章《叫停“美元印钞机”》提到:上世纪70年代初,全世界储备货币总量只有大约400亿美元,而今高达5万亿美元之巨,增长100多倍!是不是人类的真实经济活动或真实国际贸易增长得如此之快从而需要如此巨大的储备货币进行融通呢?当然不是,原因主要应该在投机,美元与黄金脱钩及“汇率”浮动触发海量国际金融投机!

——题记

 

 

有网友提到:中国不是希望被美国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吗?那中国中央银行就应改变强制结汇和行政定价的做法,藏汇于民,“让市场来决定汇率!”

 

答:让市场来决定汇率!这可能是当今世界的流行做法,也被认为是中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世界上根本就不应该有“汇率”买卖,可以买卖白菜,也可以买卖黄金,可以买卖任何一种别的东西,就是不应该买卖“汇率”。

 

别目瞪口呆,这实在最自然不过。已在第5答问中明确指出:“货币是组织化的重要工具,两种不同的货币原属于两个不同的组织,怎么可以买卖呢?货币隐含着一份契约和信用,两个不同的组织之间根本就没有契约和信用,其货币怎么发生关系呢?单纯从信用讲,既是信用,就意味着不可计数和不可交易,何‘汇率’之有?这也符合逻辑上的哥德尔定理:形式系统是一致的,必定是不完全的,存在不可证的命题,形式系统的一致性不可能由系统自证。翻译到此:系统是可计数和可交易的,必定存在不可计数和不可交易的——也就是货币。”

 

不只是哥德尔定理可以逻辑地证明货币不可计数和不可交易,数学上有一个“不动点定理”,或能再为印证。所谓不动点定理,就是认为在连续的变中必有不变,比如用勺搅拌一杯水,使之旋转,但水面上至少有一点是不动的;又如在任一时刻,地球上至少有一点是风力为0即没有风的。也就是通常所说“万变不离其宗”或“以不变应万变”,不是一切统统在变,不是一切统统都变。

 

“汇率”的根本之错,就在于把货币当成了可计数和可交易的商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货币及汇率上就没有自由选择,第11答问明确指出:“存在国际信用时,一国货币如果无节制贬值,会导致该国货币被淘汰,甚至最终被抛弃。相反,一国货币如果长久坚挺,会使该国货币被更多的人民所选择,从而推进国际化,理想情况下,该国货币甚至可以等同于国际通宝——这一升值完全是市场选择,自然而然的,完全与外界压力无关,这样的升值也不至于导致国际热钱投机。”这才是真正的货币及汇率市场化!

 

22答问进一步指出:“这也大致适用于当前现实,即尽管还没有国际信用,但市场也会作出自动选择。拿眼下来说,美联储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理论情况下,人民币即自动升值——舆论所谓的‘被升值’——实质即人民币购买力增强,甚至更多地区和国家的人开始选择人民币。就像黄金,美元一软,黄金价格近来大幅上扬。显而易见,这并不是谁逼迫的结果。”这同时也就是藏汇于民。

 

而今所谈论的“汇率”买卖及市场化,为国际投机洞开方便之门。文章《叫停“美元印钞机”》提到:上世纪70年代初,全世界储备货币总量只有大约400亿美元,而今高达5万亿美元之巨,增长100多倍!是不是人类的真实经济活动或真实国际贸易增长得如此之快从而需要如此巨大的储备货币进行融通呢?当然不是,原因主要应该在投机,美元与黄金脱钩及“汇率”浮动触发海量国际金融投机!

 

对这一点,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成员、研究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向松祚先生颇有洞察,多年来一直主张并呼吁固定汇率。在一片汇率市场化的喧器中,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汇率的本色是固定(详见文章《“汇率”是个伪命题》第5推论)

 

(待续)

 

[相关链接]

哭“汇率”——致部分经济学和传媒公开信

黄金可以一文不值——《“汇率”是个伪命题》再答疑

“汇率”是个伪命题——对货币及“汇率”的基本思考

叫停“美元机”

货币问题:水何以落石怎么出

析金融危机:能能举重若轻

要么一通百通,要么似懂非懂

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大象无形——为什么“是真佛只说家常”

 

欢迎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