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并非最好的出路


●信力建,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现在的大学生喜欢待在体制内

每年考研大军人数不断升温,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

从主观上讲,很多大学生并不是为了学术和自己的兴趣去考研,他们考研是受旧有的观念束缚,喜欢待在所谓的体制内,他们认为当公务员和读研究生就是属于体制内,因此不愿意走出社会,希望通过读研来推迟就业。民间调侃有言:“本科生找不到工作就读研去了,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读博去了。”

客观方面是,在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确实很困难,而很多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面对现实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在就业途中受到一些波折就躲进考研的温暖港湾、校园的高墙保护,几乎失去了与现实斗争的勇气和能力。

读20年书才出来做事,废了!

我觉得大学生毕业应该直接就业,直接去面对现实。如果一个人从小学读到研究生毕业,近20年的时间都在学习,如果读了20年书才出来做事,在我看来这个人已经废了,这个人对于社会的认知和感觉都是错误的。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我觉得应该是“智慧就是力量”。这里所说的智慧包括知识、对社会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国还没有发展到需要这么多的硕士,现在的中国需要很多技术人才、专业人才。而其中大多数技术和专业并不是上一个研究生就能习得和掌握的。学习的途径有很多种,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有学习的价值,并不一定要通过考研来实现。因此,大学生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不要盲目考研、无意识考研、甚至用高成本换取硕士学历。社会的发展需要各行业、各层次、各岗位的多样人才,行行出状元,考研并非唯一的出路与最好的出路!

能干什么?实践出真知

造成如此多人盲目考研也与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关。大学里有30%左右的课程是政治等公共课,说实话,这些课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没有用。此外,大学生要花一半的时间学英语和考四六级。我认为在大学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深入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如果大学生能花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那么他在找工作时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

(发表于《新快报》“总有一个理由让我考研”专题)

 

历史上的今天(博文回顾)

为未来教育发展定位是首要问题

链接地址:http://blog.163.com/xin_lijian/blog/static/467715702009102353224257/

教育改革可分为三大主要问题

链接地址:http://blog.163.com/xin_lijian/blog/static/46771570200910235308650/

教育问题成为中国新的三座大山

链接地址:http://blog.163.com/xin_lijian/blog/static/467715702009102352556267/

清朝的入关与国民党的入台

链接地址:http://blog.163.com/xin_lijian/blog/static/467715702009102392530797/

“大中国”与“小日本”

链接地址:http://blog.163.com/xin_lijian/blog/static/46771570200910239241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