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的影响力
俄罗斯正在通过能源和对能源输送管道的控制来加强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的影响力。俄罗斯很注意加强对里海能源开发的影响。2002年2月26日,环里海五国就里海法律地位问题在莫斯科举行会晤,俄罗斯提出以“划分海底、水域共享”原则加速里海开发。6月9日,俄罗斯与阿塞拜疆就划分里海海底问题达成一致,6月7日,俄哈两国又签署15年期协议,确定每年经俄管道外运哈石油1750万吨。2003年初,俄罗斯呼吁独联体能源生产国建立“欧亚能源联盟”,并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天然气合作协议。代表政府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是俄罗斯的两个能源企业巨头——统一电力公司和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近两年这两家公司已经扩大了在白俄罗斯、中亚国家和外高加索的能源市场的份额,并且正在扩大与这些已被列入“战略利益范围”的独联体国家的能源合作规模。
俄罗斯卢克石油天然气公司投资10亿美元开发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天然气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乌兹别克斯坦政府2004年国家投资计划。乌兹别克斯坦的乌斯秋尔特油气田天然气储量2300亿立方米,还有1000万吨液体碳氢化合物。卢克石油天然气公司第一阶段拟年开采天然气40亿~50亿立方米,最高将达年开采天然气80亿~100亿立方米。2004年俄罗斯还计划与亚美尼亚等国就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输送石油天然气问题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与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就燃料能源协调供应等问题合作进行协商[1]。
俄罗斯卢克石油天然气公司投资10亿美元开发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天然气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乌兹别克斯坦政府2004年国家投资计划。乌兹别克斯坦的乌斯秋尔特油气田天然气储量2300亿立方米,还有1000万吨液体碳氢化合物。卢克石油天然气公司第一阶段拟年开采天然气40亿~50亿立方米,最高将达年开采天然气80亿~100亿立方米。2004年俄罗斯还计划与亚美尼亚等国就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输送石油天然气问题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与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就燃料能源协调供应等问题合作进行协商[1]。
俄罗斯还先后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购买天然气的长期合同。根据这批为期25年的合同,俄罗斯公司将获得所开采天然气的45%的支配权,这意味着俄罗斯将在土乌两国未来天然气出口管道的铺设问题上拥有重要的发言权。与此同时,俄罗斯同保加利亚、希腊合作铺设的石油管道也已经开始动工。2002年6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等国达成协议,决定将传统的“友谊”输油干线同克罗地亚境内的“阿德利亚”石油管道连接起来,从而将俄罗斯石油直接输送到亚得里亚海的奥米什油港。此举又将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能力至少提高了5个百分点。俄罗斯同独联体及东南欧国家发展能源合作的同时,还出资收购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企业,从而加大了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2]。
2004年2月4日,俄能源部长伊戈里·优素福夫对新闻记者说,俄罗斯与阿塞拜疆共和国在燃料动力领域内的合作潜力巨大。俄罗斯对阿塞拜疆共和国的电力工程项目的私有化很感兴趣。他说,俄罗斯“统一动力系统”股份公司对获得阿塞拜疆的发电工程项目和网络工程项目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只是目前阿塞拜疆共和国的法制基础还不健全。阿塞拜疆的电力对俄罗斯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随着俄罗斯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家对电力的需求将日益增大。此外,俄罗斯与阿塞拜疆两国电力系统的技术标准是相同的,使用的设备也是统一的,这是两国在该领域内进行成功合作的前提。优素福夫说,俄罗斯还将同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亚美尼亚及其他中亚国家进行类似的谈判。俄能源部长还对记者说,俄罗斯对与阿塞拜疆签署通过俄罗斯过境运输阿塞拜疆石油的长期协议很感兴趣,目前双方正在就其可能性进行谈判。“我们也希望在不确定数量、运价的情况下,同独联体的其他国家签署类似的协议。”他说, “我们相信,俄罗斯的管道运输系统将在一定的期限内,装载着一定数量的阿塞拜疆石油,利用我们的过境运输,输送到地中海各港口,到欧洲。按照能源部长的话说,俄罗斯希望在现行的协议框架中,把通过石油管道,经巴库、马哈奇卡拉、新西伯利亚过境运输阿塞拜疆石油的数量,从250~27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管道运输石油的潜力为1500万吨。俄罗斯与阿塞拜疆还准备实施共同向第三国输送石油的计划。目前,俄罗斯与阿塞拜疆正在讨论利用俄罗斯过境运输,把两国的石油运输到伊朗的可能性,三方的工作会谈正在进行之中。伊朗北部是电能缺乏的地区,可以向该地区提供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的电能,这项计划的前景非常好。此外,俄罗斯与阿塞拜疆还应该考虑实施未来向土耳其提供天然气的规划[3]。
在白俄罗斯,俄罗斯能源巨头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接管了该国的天然气输送公司30%的股份,以抵消白俄罗斯2.82亿美元能源债务中的8000万美元。在亚美尼亚,俄罗斯接管了该国的5个大型企业,以抵消亚美尼亚1亿美元的能源债务。此前,俄罗斯已获得了亚美尼亚天然气销售公司55%的控股。在摩尔多瓦,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长期控制着摩尔多瓦的天然气管道,摩尔多瓦的外债中有2.7亿美元属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立陶宛,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向当局施加压力,要求当局同意它获取私有化的杜约斯天然气公司34%的股份,它同时还在考虑购买考纳斯温泉核工厂,而联合能源公司则在竞标获得立陶宛电力分配系统的控制权。
由于乌克兰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运输通道,为迫使乌克兰同意俄罗斯控制它的天然气管道,莫斯科威胁要在白俄罗斯修建替代管道。为了强化这种压力,2002年5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前负责人被任命为莫斯科驻乌克兰大使。俄罗斯的努力很快就见到了成效,5个月后,在独联体首脑会议上,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了建立一个天然气联合集团的协议,库奇马同意了俄罗斯50%的控股要求,这也意味着俄罗斯今后将能够影响甚至否决乌克兰同别国的能源交易。
但在土库曼,俄罗斯却多少有些失意,它始终无法说服土库曼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特别是天然气)和军事合作,在2002年11月20日莫斯科的集体安全条约国防部长上,俄罗斯和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做出了加强中亚地区军事力量的决定,而土库曼却拒绝参加。土库曼现在最热衷的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下,铺建一条绕开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为了避免土库曼西倾导致俄罗斯对中亚的失控,俄罗斯在军事合作和经济合作方面都下个很大功夫。日前,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再次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计划:修建一条长2225公里、深16米、宽200米的西伯利亚-中亚运河,以便将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水输送到中亚的沙漠地区,这被称为及时雨般的水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