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帐11月22日


流水帐11月22日

 

时代终究在进步。

在喝着小二的同时,收到短信新闻,说,上海韩市长表示,此次事故,他和书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上海将把11月15日当作公共安全日。

感谢上海民众的努力。

如果没有他们悲恸之际平和的努力,在一个官僚化到了极致的国度,这一期能否到来,甚至走向反面,都有可议之处。

一切都不晚,只要存有人之常情,存有普通人的情怀,总有改变的时候,除非真是铁石心肠,真是狼心狗肺。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上海真的与我很有缘。

我会努力的。

早上得知消息,蔡定剑老师驾鹤西去了。

蔡老师是我原来工作过的单位南风窗的作者,我们做中国周刊时,也与他有过联系探讨。

因为工作关系,我与他也有数面之缘,最近一次见面,是去年端午,在周志兴老师家,他跟师母去打网球,虽然已知身患疾病,蔡老师精神依然,尤其是谈到选举、宪政改革试点等话题时。

我化用孙中山的遗言,改头换面,用“宪政尚未成功,同志仍会努力”,来告慰蔡老师这样一位一生为中国宪政进步而努力的正直的学者,当年他也是从体制内而走向纯粹的学术界的。

中午应朋友之约,去一个同行处拜访。

接触下来,我很震惊。

同行处原来集团的领导,是我的老熟人,当年他们单位可谓红极一时,一时无双,如今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唉,可谓其兴亦勃 ,其亡亦忽。

只不过,其忽亦实在惊人,以我之见识,以为只是盛极必衰,走下坡路而已,但现状却是我断然没有想到。

我不由得黯然提醒自己,千万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态做好中国周刊,莫导这些曾经的大佬的覆辙。

晚上下班后,拉一龙教我打乒乓球,我希望能够变得更加灵活一点。

球练了一个半小时,师傅觉得徒弟进步很快,徒弟也觉得有改变。

这一切,首先取决于徒弟摆正自己位置,虚心请教,其次,取决于师傅的心得和耐心。

今晚,我们俩做到了。不仅在打乒乓球上,更重要的,还产生了一个封面报道的选题方向。

后期常态,催稿,审稿,看版;

与一龙等拧巴选题;

做好本期稿目,送呈。

晚上吃火锅,来了点二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