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是2011年中国经济的避风港


汽车业是2011年中国经济的避风港

 

2009年和2010年,中国依靠虚假的房地产泡沫度过了第一次金融危机,如果真的有二次探底,房地产业所能做的贡献少之又少,而真正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汽车业将更显英雄本色。国外曾有人认为,我们中国人在汽车里躲过了金融危机,而我们的大佬们显然对此有不同看法,他们以为中国人是在房屋里躲过了金融危机。一场大火,不知有没有惊醒梦中人,房地产泡沫是多么地不可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就来谈一谈令人纠结的GDP。

 

房地产创造GDP的方法很简单,外星人可能都知道了,价格畸高,倒买倒卖。比如一座别墅,本来应该价值50万,卖它1000万,然后再倒卖5次,创造的GDP就是5000万。这就是房地产GDP的由来。而汽车,有这样的情形吗?不可能有。有谁倒卖汽车的?汽车是真正的家庭消费。以年产销2000万辆计,每台以10万计,就是2万亿的GDP。这种计算方法还是比较保守的,折合汽车平均售价在5-6万元,考虑到其所有的零部件产值差不多相同的量级,平均1台汽车创造的GDP至少在10万元左右。

 

再考虑到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化工、石油、钢铁、电子、新材料与新能源、服务等等行业,大概带动的比率在5-10倍。以5倍计,也是创造了10万亿的GDP。而这10万亿里面,是没有什么泡沫的。更为重要的是,汽车业的发展会带动一些非常有战略价值的产业的发展,比如航天、航空、机械、电子和新能源。我们不难发现,稍微大一点的汽车业供应商,都多多少少跟上面提到的行业有点关系,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房地产行吗?

 

房地产带动的GDP里面则包含了大量的泡沫。有了10万亿的汽车GDP作为坚实基础,中国经济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那些对汽车颇有微辞的人们,根本不知道在特殊时期,中国汽车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如果这种假设是成立的,汽车业对GDP的贡献是其本身创造GDP的5倍,而房地产则可能是100倍。这也就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完全不同的影响。实业越是发展,对外话语权就越强,而房地产泡沫越大,越容易遭受金融战的攻击。

 

试想,在2011年,房地产继续虚假繁荣,倒买倒卖搞点GDP出来,而汽车GDP大幅降低,再考虑到其实实在在的5-10倍带动效应,实实在在的消费将极大的得到抑制。可以说,在可能的所谓的金融战或货币战中,我们的胜算有几何?

 

此外,抑制汽车,对通货膨胀一点好处没有,汽车行业一直也没有膨胀过,除了因为大佬们鼓吹的汽车产能过剩使得某些时候某些车型有点加价销售外,还真的没有看到过汽车产品大幅涨价30%以上的。

 

当然,汽车业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堵车的问题,比如环保的问题,但其主要是增加福利,推进社会进步而不是倒退,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又将开辟新的经济发展领域。前进中的问题要用前进的方式解决,而不是倒退。吃饭还能噎死人呢,难道我们就不吃饭了吗?

 

非常希望我们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能够再一次在汽车里躲过人家蓄谋已久的攻击,日本人曾经这样干过,并且创造了丰田的神话。重大的危机面前,也给我们以巨大的机会,划地自限或者自毁长城的人,终将受到历史的审判,被人民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Alilong写于上海

20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