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还是这样红——又见谷裕


     

花儿为什么还是这样红——又见谷裕

 

                                                                     张 久  张思远/图文

 

      一年了。一年前《汽车经济》(原《汽车财经》)杂志刊登了一篇特写《令人心痛,一位车企公关人员的非典型境遇》。(该文同时在搜狐汽车主要位置推出)

      文章中有这么一段“每一位在汽车媒体工作过三五年时间的媒体人都可能熟悉她,原南京菲亚特公关部员工谷裕。在南京菲亚特工作的几年间,她犹如一只辛劳的蜜蜂,为了南京菲亚特品牌忙碌。她工作尽心尽责,无论大小媒体、新老记者朋友,总是以诚相待。在那几年,企业内部争端不休,命运多舛,对外关系维系极为复杂,但她埋藏起所有的困惑、委屈和艰辛,向媒体展示的永远是一张充满热情的笑脸。

      谷裕真诚的笑脸,也成了南京菲亚特的友好名片。但是一张充满友善的名片,并不能改变一个企业的走向。在南京菲亚特这艘大船即将解体的时刻,谷裕被不可知的命运抛离。历经坎坷,去年她终于回到南京名爵汽车这个大家庭。谁知今年5月,谷裕不幸查出罹患癌症。针对她病情发现较晚、年纪轻、病灶转移快的特点,医院对她进行了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

      面对突然降临到谷裕身上的灾难,许多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谷裕患病以后,单位领导、同事和朋友纷纷鼓励、帮助她;南京名爵汽车领导在工作安排上给了她很大照顾;在全国各地的原南京菲亚特同事们给了她诸多安慰;媒体人谢卫列亲自来宁探望;李安定从国外打来关切的电话;北京铂良乐互动营销机构杨平得知此事后,不顾胫骨骨折在家卧床休息,马上慷慨解囊进行捐助。这样的事例无法一一列举。当不幸者需要帮助,这么多普通人,他们表达爱心如同平常之举,让我们看到了深深的大爱。

     癌症这样的灾难,对于正常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这场爆炸,足以摧毁全家人最后和最宝贵的财富——生活的信心。说实话,每一次我们到谷裕家中探视,看到被病魔折磨的她和贫寒的家境,都有如经历一次炼狱。谷裕父母和哥哥都是南汽老职工。她父亲患淋巴癌18年终告不治,哥哥因脊椎神经受伤在家退养。她和母亲、哥哥三人居住在南京下关待拆迁的破旧平房内,可谓家徒四壁。

     半年的化疗和放疗,高额的医疗费用已经将这个家庭的所有洗劫一空,家中负债累累。对谷裕来说,现在刚刚进入一个病情的稳定和观察期,未来两到五年是防止癌症复发的关键阶段,仍然需要进行持续的巩固性治疗。否则一旦病灶复发,就很难再次逆转。仅仅每周打两针,一针就要花掉她一个月全部的基本生活费。对于癌症这样的疾病,医疗保险实在是杯水车薪。一家三口,一老二病,病魔和贫困就像两只盘旋的秃鹫,一刻不曾离去。

     每一次我们从谷裕家中探视出来,看到鸽群在阳光中飞翔,看到草地上人们欢快地奔跑,我们多么希望在阴暗平房病榻上的谷裕,也能像健康人一样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生长,毕竟她还很年轻。但是对于谷裕来说,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已经成了不敢想象的奢望,在未来很长一个阶段她要考虑的头等大事是如何生存。

      生活还是生存?对于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问题。我们甚至很难想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不幸者,每天早晨一醒来就要面对这个严酷的问题。我们应该用爱心帮助他们,因为天使就在他们中间。我们不知道谷裕是不是天使,我们也没有权力来论断。但我们无法忘记她那青春、真诚的笑脸,既然我们或多或少的捐助,曾经短暂地击退过盘旋在这个不幸家庭上空的秃鹫,那么我们就应该坚信,如果有更多好心人的参与,就可以帮助谷裕树立起生活下去的强大信心。。。。。。”

     这是一篇由原南京菲亚特员工顾民,上海汽车高管汤跃进,资深媒体人李潮与本刊精心策划的大特写。文章发表后(同时在搜狐汽车转发,搜狐汽车并且在主要位置推出),仿佛吹响了奉献爱心的集结号。来自全国各个汽车媒体的同行,纷纷打电话到本刊编辑部索要谷裕的银行卡号准备汇款,有些媒体还是以集体名义捐款。同时顾民不仅自己倾尽所能,还想方设法联络早已分散在四面八方的原南京菲亚特老员工一起把大爱送给谷裕。在菲亚特(中国)工作的罗梅、郑晓俐或以个人名义或以菲亚特(中国)名义向谷裕伸出了援手。谷裕的新领导杨军虎、汤跃进等人更是为谷裕的治疗和日后长期生活,包括解决谷裕的家庭困难在竭尽全力地奔波和协调。更让人感动的是还有许多不曾与谷裕谋过面的其他车企公关人员也打来电话询问谷裕的治疗情况。东南汽车公关部的陈兰汀看了本刊刊登的文章后,也向记者表示了帮助谷裕的愿望。东风雪铁龙公关部的张洪汉还提出能否在行业中建立一个救助基金相互援助的愿望。著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则不止一次向本刊记者询问谷裕的治疗进展,直至专程来南京探望谷裕。而资深媒体人李安定、吴道予更是每次见到本刊记者,必问谷裕的近况。正是这一切让我们的谷裕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如潮涌。

      一年过去了,今天谷裕的情况究竟怎样了?

      上周的一天下午,我们突然接到谷裕发来的短信“老师,我的头发已经长出来了。。。。。。”巧的是本刊编辑部刚好从上海搬回南京。于是我们立即驱车去见谷裕。其实早在几个月前谷裕曾经打电话告诉我们,为了能尽量减少一点家庭的负担,她已经在上海汽车南京大客户部上班。但是由于长时间因化疗而掉的头发还未长好,还是先不见面了。

为了不打扰别人,我们并没有在谷裕工作的单位见面。我们都愿意到一个静一些的茶楼一聚。

     大病初愈的谷裕比我们想像的更要容光焕发。虽然一件外套还是几年前买的,一件毛衣也还是前两年就见过的那件,但是谷裕的脸颊透着光泽,精神状态很好,曾经因化疗、放疗而掉光的头发不仅已经长出,且更加浓密。

     一落座谷裕就开始喋喋不休的地感谢。感谢所有关心她,给她汇款,上门探望,电话、短信慰问的人。其中许多名字是我们熟悉的,而更多的却是不熟悉的。谷裕说还有的人往她的银行卡打了钱,至今也没有说出名字,这一切都让她心存感激和不安。

     谷裕还告诉我们,她现在上班的的直接领导是原南京依维柯的销售老总邓晓海,邓总和她所在部门领导赵智光以及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对她都很关照,工作中让她一定要“忧着点”,没有安排任务指标,而这一切也让她深感不安。所以在工作中反而令她总想多干一些。还有就是上海汽车的各级领导也是时不时的专程来南京探望。而杨军虎、汤跃进更是经常用各种办法给予帮助。

     。。。。。。

     看着谷裕那张充满阳光的脸颊,我们更关心的是她现在的治疗情况。谷裕说,现在确实进入了病情的稳定和观察期,未来两三年是防止癌症复发的关键阶段,仍然需要进行持续的巩固性治疗。自己也很清楚如果巩固的不好,一旦病灶复发,就很难再次逆转。现在依然要靠药物治疗在巩固并逐渐朝更稳定发展。现在每周仍然需要打两针药,每个月的治疗费是现有工资的几倍。说到这谷裕的眼神也流露出些许惆怅,她和我们一样都清楚,对于癌症这样的疾病,医疗保险实在是杯水车薪。再加上一家三口,一老二病,病魔和贫困依然挥之不去。我们在谈话中也时常感到她承受的生活压力之大。但是谷裕却总是把话题岔开,甚至有时还拿张思远至今未结婚开玩笑,其实我们清楚谷裕今年年龄更是三十又三了,但是她自己却认为目前身体和家境都不允许她对婚姻有更多奢求。记得就在她生病前,我们还张罗过为他介绍男朋友呢。今天看见大病初愈的谷裕面临这么多的生活压力却依然笑的阳光灿烂。我们还能说啥,我们只有尽我们的可能,尽量在精神和经济上再多给她一些帮助了。

                                     今天的谷裕

                                                    以上照片均为张久、张思远摄本文独家授权搜狐发表,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