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纳通:一个生物企业的两栖活法


       多年以来,无痛注射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公司力图攻克的目标。在国内,来自苏州的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努力迈出了第一步,用纳米技术替代普通药物注射。 

       短期靠销售产品维持公司运转,长期靠销售专利盈利

  打针痛。这是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尤其是对于一些每天都需要注射的病人来说,每天都得忍受针头刺入皮肤的痛楚。

  然而,科技正在改变现实。多年以来,无痛注射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公司力图攻克的目标。在国内,来自苏州的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纳通”)努力迈出了第一步,用纳米技术替代普通药物注射。2009年底,苏州纳通在参加完2009年DEMO-China之后,便被软银中国的合伙人宋安澜盯上了。日前,苏州纳通董事长徐百表示,软银中国对于苏州纳通百万美元级的投资已经到账。

  提供“加工好”的纳米技术

  据了解,无痛注射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公司力图攻克的目标,包括像强生、3M等都在研究用纳米技术替代普通药物注射的问题。

  2007年,美国惠普公司最先把喷墨打印机原理运用到医学上,并发明出一种无痛注射贴片。2008年,惠普与致力于监控并治疗糖尿病和胃食道逆流的Crospon公司签订了无痛注射贴片技术使用权转让协议。此外,还有公司用激光研制出“无痛激光皮层系统”,还有的公司利用高气压原理,研发出了无痛注射器具。

  苏州纳通的尝试是,采用纳米技术方式研制“平通微针”。徐百说:“微纳针只穿透对药物起屏障作用的表皮角质层,不触及真皮,能无痛不出血给药。”

  据了解,通过纳米技术实现给药,涉及许多前沿技术,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企业有实力涉足,比如美国3M、强生等公司,这些公司目前均处于临床二期试验阶段。

  苏州纳通是如何涉足这个领域的呢?这与徐百在美国拥有丰富的半导体工作经验分不开。徐百在纽约大学参与创建了全美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纳米科学和纳米工程学院,并成功主导了总投资超过一亿美元的阿尔伯尼大学硅晶片MEMS开放加工线的集成建设项目。2008年,在国外工作了20多年的徐百以海归的身份回国,并创办了苏州纳通。

  “现在纳米技术很热,但大都还停留在纳米材料层面上。就好比是菜市场上待售的菜,而我们是希望把菜加工好了,变成了饭桌上的食品,可以随时食用。”徐百介绍说。

  由于在技术上的创新性,苏州纳通目前已经申请了12项专利,并获得6项国家级专利授权,1项美国专利授权。徐百表示,苏州纳通之所以能获得软银中国的投资,投资方也正是看好其在技术上的先发优势。

  靠专利许可赚大头

  仅有专利技术,也并非一定能引来资本。事实上,风险投资在近年炒过TMT(数字新媒体)、太阳能行业之后,生物医疗行业正成为资本眼中的一个新亮点。然而,生物医疗行业周期长、风险大,也是投资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徐百看来,苏州纳通能够获得投资的青睐,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与众多生物医疗项目相比,苏州纳通的产品及其技术却能够在短期产生一定现金流,这也是吸引投资方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领先技术产业化方面,苏州纳通迈出的第一步是:引进美国治疗青春痘的配方,这是苏州纳通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款终端产品。徐百说,他们选择在苏州和杭州作为样板市场来打造。在这两个地区,产品走的是药店渠道。而为了迎合年轻消费顾客的网购需求,苏州纳通在淘宝网也开设了网店。在徐百看来,开网店不仅是增加了公司的销售渠道,同时也能覆盖更广阔的地域。据徐百预计,到2010年底,公司在全国范围的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万元,而在美国也会有几百万美元的收入。尽管创业初期的这些收入能公司带来一定的现金流,但是离公司的盈利还有相当的距离。

  除销售终端产品外,苏州纳通真正想做的还是进入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治疗市场,这些市场对无痛注射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徐百说,“主要进行专利许可,跟药厂合作开发新产品。”

    一个触手可及的市场是,近年国际上的各大药厂,将会有一批全球市场在700亿美元规模的专利药品到期,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可以跟苏州纳通的技术进行结合。徐百说,“像礼来、辉瑞这些公司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与他们合作,可以在某个区域的某一领域进行专利授权许可使用,我们只收取一定费用再加单位产品的提成,也可以是某一区域或某一类别的买断。以700亿美元规模的专利药来测算,若是收取3%的专利费,一年就有达21亿美元的收入。”显然,在徐百看来,与国内外药厂进行专利授权合作,这将是一个更为巨大的市场蛋糕。

  “短期靠销售产品维持公司运转,长期靠销售专利盈利,”徐百这样描述苏州纳通的获利模式。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美好的商业前景,真正的考验最终还是来自于终端用户的体验。苏州纳通这种颠覆传统的给药方式是否为人们所接受?是否能真正引起各大药厂的长期合作兴趣?这才是苏州纳通最需要首先答好的考卷。

  投资物语

  软银中国合伙人宋安澜博士认为,苏州纳通的微针皮内给药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甚至有可能给医药行业带来突破。除产品的技术门槛比较高之外,软银中国看好苏州纳通的另一原因在于其团队的研发能力和素质都非常高,而且公司的商业模式在短期内就能带来现金流,这在生物医疗行业是非常难得的。然而,苏州纳通要想迅速做大做强,执行团队尚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专业人才。

  第三只眼

  北京市政府医药投资顾问、北京百奥思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方宇表示,从有痛针头到无痛针头算是个创新!这个市场潜力大,无论是现在做的青春痘市场还是潜力巨大的糖尿病市场。然而,苏州纳通最大的挑战在于新的东西比较难接受。一方面,早期的市场培育需要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苏州纳通的产品是否真是老百姓需要的,这还有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苏州纳通需要做的是,是如何得到一批有需要的忠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