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奶奶回家……
6点,天还是黑漆漆的,走在北京的夜幕里,急匆匆。
大地沉睡,天上微微亮光,天地间就像一个穹庐——这是给我的空间,清凉而哀伤,填满。
黑夜与白天就这样交界着,似乎也让我感知着阴阳交界。
我回家去,去接奶奶回家了。
二十天前,我去叔叔家看望奶奶时,她拉着我的手,要回家,她甚至准备好了衣服包裹,坐在旁边等我,直到被叔叔大声“呵斥”。这是我每次见她的“固定动作”,先是见到我拉着我的手,问我“你怎么来了”,然后是说怕下次见不到了,这是最后一次了,最后就是叫我带她回老家,老家她“有地,还有粮食,自己管,不要你们这么操心”。
所以我尽管也是难受,也是无奈,但也习惯了。
只坐了两个小时,我就不得不离开了,我从车的倒后镜里看着她扶着门框目送我。
想不到这次真的是最后一次。
明年,奶奶就100岁了,而我有很多的心愿放在那个时候,我们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奶奶的身体状况。如果这次我能带她去医院作一次彻底的检查,我想她应该不会有问题的,尽管大家都说她没病,是老去的,但她头脑清醒,身体还行,她经常胃难受,经常几天不吃饭,但一旦好了,依然还坚强做事,她一定是能挺过这一关的,我相信奶奶。
也许是她太要强了,开始有些怕给家人添麻烦了,她走了。
奶奶一直保持一个老人的自尊,头发、衣着干干净净,凡事自己做,不要别人伺候。所以听说近日有些不便,她的痛苦是我能够想象的。
奶奶走了,奶奶还是走了,以后再也不会再有机会叫奶奶了,又一个心疼我的人走了。
半年前,我回家,她还忙着给我杀鸡;一年前,我回家她还给我煮稀饭,给我讲她年轻时我们当地闹土匪“跑返”的事,以及我们家的辉煌过去。我一直有个愿望,有空把奶奶讲的近100年的民间历史记录下来,想不到她也有耳朵不好的时候,半年前回家就发现和她要大声说话了。奶奶有个习惯,喜欢藏东西。每次回家她都能从某个角落里,掏出藏了很久的东西,可能什么糕点,可能是什么水果,别人买来给她吃的的东西,她留着给我们。以前家里没有冰箱,她就把这些东西藏到麦缸里,别人不易发现,也不易坏,记得有一次,她藏了杏子在麦缸里,结果我没有如期回家,最后到我回家时差不多都坏了,还有一个可以吃,为此她还被父亲“训斥”一顿,但她依然不改。那是我这一生中吃的最好吃的水果了,我至今还记得那杏子的味道,我现在还保留着对杏子的特别爱好,那是我一直在找那个杏子的味道。
奶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一生没有上桌子吃过饭,她不吃肉,最好的饭食就是我们吃鱼时,她用汤泡饭,她没有任何个人爱好,也从没提过任何个人要求,除了近年来“要回家”。
她回家的最大心意,我们的理解,是她不想给这些子孙儿女们添麻烦,她在表明她可以自食其力,她从没求过人,对自己的儿女也一样。
奶奶的一生都在想着别人。奶奶娘家兄弟多,以前也是富裕人家,但解放后就不行了,因此她特别顾家,我小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家人小声议论,她把我们家的什么东西又“偷偷”地往娘家送,多是粮食、旧衣服,亏得是我祖父大方之人,从不计较,但她“自知理亏”,所以只是默默地劳作,对家里的事从不言语,更没有任何自己的生活要求。直到娘家生活好了,她又开始操心我的小姑姑,千方百计去补贴他们,其实后来姑姑家已经很好了,表弟、表妹都在深圳工作了,她还改不了这个习惯,每次见我都在说姑姑下岗了,靠姑父一个人工资不行呀,这是她一生的习惯了,她从没有想过自己。
我一直有接奶奶一起生活的愿望,但至今没有实现,我早买了一个有院子的房子,在和时间赛跑,但由于遇到一个无良的地产商,这个愿望就这样地永远无法实现了。
多年前,姑姑对我说,还是能带奶奶出去好,她说奶奶除了年轻时到过叔叔的部队,就再也没有出个我们家方圆十里的地方。我们家在河东,她的娘家在河西,一生中就是“河东”“河西”两个地方。姑姑说,还记得奶奶到了部队回来后说,“那里真好,可比俺们家好了”。姑姑的意思,奶奶还是向往外面的世界,但后来奶奶跟我父亲到了深圳,跟叔叔到了淮北,我感到那却是她的“牢笼”,那不属于她的地方,没有她熟悉的人,没有她熟悉的事,坐着电梯上上下下,每个人忙忙碌碌,没人和她说话,走动也不方便,她慢慢地被“边缘化”,如果把这个大家庭比作一个果实,她就像果实上的叶鞘在慢慢地脱落。她老了,她的活动能力在降低,很多事她已经身不由己,但她的自尊没有老去,她很难受,我非常理解他,每次回家我都会拉着她的手听她说家常,所以她很盼望着我回来,又从不敢说出来,怕影响我的工作,怕我牵挂她分心。但我们也很无奈,我不能责怪父亲、叔叔,客观地说,他们都是孝子,这样大的年龄还要照顾比她更大的老人也不易,我每次回家都信誓旦旦,制定一个接奶奶去北京共同生活的计划,但一回到工作又把她给忘了。
就这样,奶奶越来越想回家。我想她要回到属于她的地方,回到她熟悉的地方,回到她一生劳作的地方,回到那有她痛苦、幸福、光荣、苦难,有她作为一个中国农村典型的妻子、母亲、奶奶、老太一辈子的地方。那里尽管条件不好,但她在那里,她是那里的主人,她可以找到作为一个老人的自尊。她仍然要自尊地活着,而我们关心的只是她的长寿,她的百岁大宴——尽管说到这她也开心,她笑着说,“听说活到100岁政府就管我们了”,我连说“是,是,政府还奖励给我们很多钱呢“,她笑得很满足,说那我就好好活。——我们甚至忽略了她的健康,让她一个人为这个目标在奋斗。
我没能实现接奶奶一起生活的愿望,也没有实现我的愿望:给他过百岁生日宴,更没有满足奶奶生前送她回家的这个最后愿望……
我可以做的就是今天,送她永远地回家,奶奶再也不用出去了,奶奶,你永远地留在你熟悉的地方,而我们不管走多远都会经常来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