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10-154):中国人境外购物狂热已让海关受不了!
彭澎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题外话:中国旅客在欧洲抢购奢侈品引人注目,海外媒体广泛报道。最近有朋友去欧洲,20人的团队花了400多万元,人均20万元。去到巴黎LV店把新款包包抢了个空;在瑞士的表店,一些几十万元的名表已经只能下订买明年的货;几万元的包包、手表已经是低档货了!我感到震骇:咱中国人也他妈恁是有钱!
而最近海关的“54号令”被认为对香港旅游市场有影响,其实对欧美游也会有影响。当然,与上述到欧洲买奢侈品不同,内地客在香港的购物狂也让我大开眼界。几个月前,我从香港回到深圳,在罗湖火车站出口,看到有深圳人大包大包地将日常生活用品带出站,路边接货的竟然是奔驰车!据接站的师傅说,这是常态,这帮人每天在此倒腾日用消费品,关键是内地与香港有差价。可是在我们的观念中,是香港师奶到深圳扫货,看来风水轮流转啊!最早出现到香港倒货是奶粉,由于中国奶粉业不争气,大家都对国产奶粉缺乏信心,结果都去香港买奶粉。现在是日用百货都去香港,原因却是价格差。
但更深层次,这种价格差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可能就是中国的营商环境造成的。同样的商品总是在国内贵过国外,哪怕是国产国货!据我的观察,一是中国人爱炒商铺,有所谓“一铺养三代”的说法,这是一种投机行为更甚于投资行为,在国外不多见;二是商品入场要叫进场费,无端地增加了商品成本;三是商铺转让要缴过手费(顶手费);四是为了竞争,要把对手的货物打下去或挤到边角去,就得贿赂有关人士;五是交易中吃回扣是普遍行为……如此种种,都导致了中国营商成本过高。
于是,中国人只重加工,代工企业将货物生产出来,赚得多的是外国品牌商;而中国生产的商品(包括LV包等)中国人又去国外买回来,还要交税,等于是中国多支付了两道钱!
因此,我支持海关的做法,但这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要降低中国营商成本,就得综合治理了。
海关“54号令”影响香港旅游市场?
2010-11-15 南方都市报
旅行社称将对整体旅游业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
专家呼吁香港和内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54号令”规定做出调整
8月19日,中国海关总署颁布的2010年第54号公告(简称“54号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旅行社、消费者、香港零售业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了担忧和不理解,海关颁发“54号令”,有何玄机?作为普通的出境消费者,应如何应对?记者走访了市内旅行社、明星名模、知名专家以及香港业界相关人士,给读者带来关于“54号令”的全面解读。
新闻解读
“54号令”将影响内地游客赴港消费欲望
公告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2000元人民币以内(含2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此外,海关还对20种商品实行全额征税验放,包括: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放像机、音响设备、空调器、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照相机、复印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微型计算机及外设、电话机、无线寻呼系统、传真机、电子计算器、打字机及文字处理机、家具、灯具、餐料。据海关相关人士透露,“54号令”主要是根据目的严控超额物品入关,打击违法走私。
近期,在香港出入境处的海关人员明显加强了物品抽检。有旅游人士和香港零售业内人士担忧,“54号令”会影响大陆游客赴港消费的意欲,直接拖累旅游、餐饮、服饰、化妆品、电子产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据最新的内地物价指数显示,内地物价疯涨,多数零售商品比香港价格高出很多。这更加促生了部分人对于“54号令”的不满情绪。有专家呼吁并寄望香港和内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现在执行的“54号令”规定做出调整。
■业界反应
旅行社回应
南湖国旅:对整体旅游业将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
记者特别采访了南湖国旅等市内多家旅行社,他们普遍表示,依目前的香港游报名情况来看,“54号令”暂时未对香港游市场造成明显打击,日均报名量仍保持上升态势。然而,南湖国旅等多家本土旅行社无不担忧,香港自身的优势之一就是免税,是闻名遐迩的购物天堂,因此吸引大批大陆游客前往旅游消费,单买化妆品动辄就能消费上千元不止,长远来讲,“54号令”势必会影响游客赴港旅游和购物的兴趣,对旅游业也将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
香港零售业回应
华人置业集团刘鸣炜:这是国家政策
10月底,记者在香港走访了华人置业集团的管理层,刘銮雄的儿子刘鸣炜表示对“54号令”非常关注,但同时认为这是国家政策,不好作出评价。同时经过记者在香港IT产品零售店采访得知,公告颁布以后,购买相机、手机等的内地游客并没有明显减少,但是多个销售管理人均表示,如若公告严格执行,势必会影响到生意,因为现在香港零售IT店,内地游客占了绝大多数。此前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田北俊在接受采访也曾表示,按照“54号令”的规定执行,将对香港旅游业影响很大。
■专家解读
发言人: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
解读1:公告为保护海关关税收入和内地商家的经营
54号公告主要是为了保护海关关税收入和内地一些商家的经营。开放以后,现在出境太容易了,出境的人越来越多,境外的很多东西比如说现在很流行的电子产品iphone、ipad之类的还有化妆品之类的,尤其是名牌产品都比境内便宜,境内的人从境外购买,境内的市场就会受到影响。
解读2:5000元这个数字,只是国际惯例
这个公告针对关税流失和国内市场保护来制定的公告势必会对一些专门以购物为前提的出境游有很大影响,很多内地团去香港基本上都是为了购物,现在要纳不少税,很多人就转而只买些小礼品之类的,不再大肆扫货。关于5000元这个数字,算是国际惯例吧,其实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要对携带入境的物品征税。
发言人:知游创办人 陈旭军
解读3:只是心理诱导,关于公告真正严格执法很难
对于5000元这个限额,还有一些物品全额征税这些硬性规定,我觉得很多情况下都是有法难依的,虽然说海关会更加严格查入境的携带品,但是海关总不可能每个人都开包查,这个公告更多的是一个心理上的诱导,肯定会抑制很多人出境购物的势头,但是其实要真正严格执法很难。因为游客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纳税,比如一万块的东西说是三千元,他可以让商家分开开发票,方法很多。
采写:南都记者 陈坚盈
实习生单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