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起一场微博雨......


     

刮起一场微博雨……

 

/栾轶玫

 

前些天在广电系统一个内部业务研讨班上与大家分享一些最近的研究感悟时,与会的省市台领导非常关注传统广播电视的新媒体改造,他们大体上给我出了一个共同问题:作为一个台领导,现在可以立即行动起来运用新媒体的方式有什么?当时一闪念三个字“微博雨”。

微博雨,即各个广播电视台可以以“机构”及“媒体个人”的身份开设“微博”,对外发布信息,搭建起电台、电视台与外界沟通的一个新桥梁。最新的CNNIC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2.77亿,移动互联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微博这一形式与手机的捆绑性很高,是一项移动互联时代的重要应运。开通微博,除了便于媒体机构向外发布信息外,还为媒体机构开辟了一个“新闻线报”的新途径,有利于扩大媒体机构的新闻信源。

微博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具有“微内容、微表达、微动作、微成本”等特性,人们只需花费一个转发,一个评论的成本,就能表达一种情绪、贡献一份爱心。参与门槛低,参与热度高,容易形成“粉丝效应”,一些主持人通过开设微博,可以很好地聚集人气,并且通过微博来运营他的受众,从而为媒体机构带来稳定并不断拓展的受众群。

在媒体机构刮起一场微博雨,也是传统媒体利用新技术、新渠道的一个全新转身,固有的广播、电视单一通道使得信息传播很难产生复合传播效应,让自身机构采制的信息能够实现“多渠道、多通路”传播,是在现实情境下增强传播效果的一个最佳策略。这方面的先行者有凤凰卫视,他们在新浪、搜狐等多家微博平台上注册有“媒介机构+主持人(记者)”的微博帐号,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并收集新闻线索,同时拉近传者与受者的距离,一个个凤凰卫视记者、主持人的小小粉丝团共同聚成了一个更大的凤凰卫视的宏大粉丝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