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多数投资者都经历了一个难熬的周末。昨天抢反弹的投资者更是损失惨重。
对于今日的暴跌,很多行家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利空传闻等。也有很多的预测和操作指导,那就是低吸反弹;更有将此次下跌与2007年的“227”行情相比的说法,预言马上将迎来一波大牛市。
笔者是227行情的经历者之一,而且当时笔者手中的股票还是当日涨停的为数不多的股票之一。因此对当时的行情记忆犹新。那时与现在不同的情况是,227的前一个交易日股市一切正常,而现在的暴跌则是在前一交易日尾盘杀跌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二者并没有直接的对仗关系。
从技术层面来讲,今天是变盘的时间窗口。但笔者不是技术派人士,因此对此不予置评。
笔者对于今天的暴跌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没有准备跌到3000点以下。不过还算是意料之中。原因很简单,高通胀预期下,随着准备金率的提高,市场对于央行紧缩政策的脚步已经空前紧张。理智上来说,央行目前的紧缩还是有节制的,有步骤的,其实不会来的很猛,不过或许会小步紧走;但市场的预期则不是这样。因此,笔者认为,这次暴跌是市场预期转向的标志,或者说是极端化的一种表现。说明市场已经陷入了极度恐慌。
而所有的利空传闻都是在为这种转变找借口。
但作者不能保证,决策部门不会对证券市场进行调控,因为如果能够控制住股市,让A股低迷,确实可以打掉热钱进入中国的热情,而如果中国可以通过综合手段控制住房价以及打击实体经济中的操作行为,那么中国确实可以回到低通胀的时代。但笔者有不同的考虑,因为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热钱就不会终止对中国的热情,就像港媒评价索罗斯重仓民生银行港股一样,最不济这些投资还可以获得一些汇差利润。
因此,笔者同意刘纪鹏老师所说的,应该让热钱进入到中国的证券市场,包括债券市场,让中国的实体经济获得充足的发展弹药,将坏泡沫变为好泡沫;同时将热钱引入到股市,也可以更有效的控制中国通胀预期。
但这些仅仅是笔者一厢情愿的想法。
回到股市的走势,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妖异的行情下,市场做多心理已经被严重打击,因此很难寄希望股市能够很快有强劲的反弹,奉劝投资者们不要浪费做多的弹药。
等待市场企稳之后再做打算才是王道。因为毕竟催生这波行情的因素没变那就是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所引起的热钱涌入不会更改,而中国此前沉淀的巨额货币存量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化,流动性泛滥的局面短时期内无法扭转。这种资金推动型的牛市不会由此中断。
金钱永不眠,但罗马也不是一日建成的。适当的休息,是个不错的选择。等待市场转暖之后,再重新发力会挣到更多的easy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