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政策告终 利空却未出尽


 与媒体报道的略有差别的是,这次央行采取的是对所有银行机构统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均为0.5个百分点。

对此,目前的主流评论是,利空已经出尽,周四股市将迎来回调。其实从周三下午开始,已经有股票家开始看好后市。

但利空真的出尽了吗?仅从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看就不难发现,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回忆上次(10月11日)调整准备金率的情形,我们就不难发现,央行的态度显然已经开始强硬。上次是秘而不宣的对6家银行进行了调控;并且至今没有官方报道予以证实或者证伪;而这次是公开宣布,对象是所有银行类机构。方式上的差别,表明了央行对于通胀的容忍度已经降到对最低点,换句话说,也就是央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经被正式终结。

当然可以看出,这次的力度并不大,但这并不表明其对中国的流动性以及中国的股市的影响性不大。因为量化调控手段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定向央票。因此,虽然央行用实际行动表明央行倾向于渐进式的退出方式,但这是在物价水平保持在容忍范围以内的情况下的,一旦物价涨幅超过了市场预期,那么央行的动作幅度和速度都会加快。

因此,明天公布的CPI、PPI以及存贷款数据将对市场的影响颇大。因为这些数据一旦超过了市场预期,那么市场对于央行的后续政策依然会充满“幻想”,其结果将是后市依然处于动荡之中。

而另外一个因素则是G20峰会。这次的首尔峰会上,美国与其他国家关于汇率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争论将会成为主要议题。而其争论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人民币的升值进程。而这一进程将会直接影响到热钱对于中国的热情。从抑制通胀的角度来看,较快的较大幅度的升值将非常有利于抑制热钱的流入,至少是将导致外汇占款的减少;但这对于股市肯定不利。所幸的是,从日前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来看,中国政府显然并不中意这种方式,因为汇率制度不仅关系到一国的主权,同时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就业问题。

总之,笔者认为,即使明天股市出现反弹,那也将是短暂的。这波调整至少要到下周一才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