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化审计方法


 
课题化审计之方法
 
 
张政斌
 
 
A、审计立项“三围绕选题法”:即围绕国民经济工作中心及当前或近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点主动立项;围绕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立项;围绕社会经济中出现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重点立项。
B、审计查证“列表对比法”与“五看五查法”:①列表对比法即将两项或两项以上具有关联可比性的数据直观地列示在一张表上进行对比并查看其符合程度(找差距)的方法。如:预算执行审计利用该法,将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数及其调整数与实际执行数放在一张表上进行对比,来分析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和分项情况就十分简单、直观、便捷。②五看五查法:即看内控制度查监管的合理性;看业务流程传递票证结构内容查管理的有效性;看银行帐户查违纪的发生性;看开支单据(重点是管理成本方面)查漏洞的存在性;看会计帐证查责任的落实性。
C、定量分析“表格解码法”:即指运用财务、非财务等经济指标对经济事件的量变过程进行预警分析时,依据相关指标之间的勾稽关系将其内容与关联数据直观地列示于特定结构的表格上的方法。该法优点是能把内行说清楚的问题方便、快捷地展现成外行也能看明白的“翻译器”。其解析重点是预警量变过程,阻止质变转化。
D、审计剖析“五从入手法”:即从源头上找症结(从问题发生的源头剖根问底);从病灶区剖病理(从病灶区的宏观、微观两种环境剖析问题机理);从过程中查原因(从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来深查成因);从成果看危害(从问题暴露的成果来看其对人的影响与对社会的危害);从制度上施对策(通过上述深层剖析,再从机制上、制度上寻找源头堵漏之策)。
E、定性分析“因素考究法”:即从对某个事件主导者的主客观因素和事件本身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等多种成因的立体综合研究入手,进而再过滤揭示主次要因素的过程。也就是抓主要矛盾、抓“牛鼻子”的过程。其解析重点是发现量变规律,揭示质变动因,前瞻防变对策。
F、整体分析“模拟生命法”:即将企业视同生命体,运用整体系统观念来辩证分析研究企业经济运行的方法。概括讲,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完整生命体,那么其内控制度就是企业之“五脏六腑”,“藏”于生命体内,其各类交易活动就是企业的生命循环系统,显现生命运动,其账户记录即是企业之“生命体征”,“象”于外形、露于体表。内控制度是各交易活动之本、是企业生存之主宰,账户记录则是各交易活动之末、是企业生存之象,内控制度与账户记录之间通过各交易活动而连接贯通。企业的脏腑功能强,各循环系统就能健康运转,生命体征也会平稳正常,反之亦然。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生命体。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辩证分析事物,是防止得出“盲人摸象”孤立片面结论的法宝。
G、审计成果“四化呈报法”:即错弊性事件责任化(对发现的错弊性案件要分清直接责任、间接责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动态性情况信息化(对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其典型经验教训要分清轻重缓急及时筛选,以信息形式向有关部门反馈);建设性意见决策化(对通过深思熟虑而形成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要写成审计建议,尽快向决策部门提交并转化);调研性报告学术化(对重大的、宏观性的且一时不便作出决策的事项,要充分利用审计调研中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参与学术交流,推动认识提高,以真正实现审计实践与审计科研工作的对接)。
      以上方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不可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