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和“五年规划”《建议》定大计绘宏图


五中全会和“五年规划”《建议》定大计绘宏图

    陈 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和在全会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温家宝总理对《建议》的说明,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阐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严谨,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科学发展”首次以主题形式纳入新的五年规划,符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7日晚间全文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建议》提出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民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

《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议》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提出重大改革任务。《建议》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认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我曾经提出了一份粗略的改革建言或者说是一个网民的内心希望,现在从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基本都获得了解决,找到了答案。同时“强国锐评”博客圈汇总、整理了部分专家、学者的建议,汇集民智,编发了多期《每周博报》。

我的改革建言与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相关内容:

我的改革建言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改革建言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

(部分相关内容)

一、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作为战略目标,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消费率,推进发展导向从GDP总量导向向国民收入导向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二、实施“公共化”改革,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政策和法制环境,将所有政府收支均纳入预算管理。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

三、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垄断行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劳动收入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清理各类政府性非税收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均衡导向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改革现有住房土地政策,住房土地政策的改进要与住房的信贷政策、住房税收政策同步进行,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遏制过高房价,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六、针对教育公平发展目标,确定相适应的教育投入水平,保障对教育的投入。改革、调整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力促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七、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上下功夫,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八、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

九、继续推进邮政体制改革和电信“三网合一”重组,重组竞争市场。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

 

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十、适时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增强农村土地的经济功能,放宽土地的农业用途限制,降低收回承包土地的条件,建立农村居民自愿退地补偿制度。

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