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在国会听证会的发言对于我们的投资很重要。美国政体中的国会相当于公司的董事会,权力很大,有弹劾总统,赶跑部长的大权。在国会的听证会中,议员相当于法官,盖特纳在国会中相当于原告被告,一定要向议员陈述你的政策依据和目的效果。所以,笔者在美国财政部网站上看到的听证会文稿告诉我们美国的做法和目的,对于我们的投资很重要,所以本文美国财长盖特纳教您投资策略,中间夹杂笔者的解读和评论,以飨读者。该听证会的重点是关于美国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的中国部分。(Report to Congress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Exchange Rate Policies, and in particular on China)
笔者总结一个大宗旨:一切为了美国人民的利益着想。一个大中心:中国很重要。中美经济关系很重要,中国市场很巨大很重要,中国的市场对于美国的复苏非常重要。因此,为了美国人民的利益一定克服任何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障碍和困难。三大挑战与三大目的:
1, 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敦促中国扩大内需,减少出口;
2, 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迫使中国人民币按照市场要求大幅度快速升值;
3, 提高美国公司、工人、农场主、农民和服务业者在中国的市场参与度,消除中国市场的贸易壁垒,给予美国公司和人民以中国国民待遇。
具体办法是立体综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中政策,包括总统对话、外交手段、鸡20峰会,高层战略对话,世贸规则,贸易制裁301条款之类等等,并联合所有的中国贸易伙伴迫使中国就范。同时要使中国领导层相信以上策略是图利中国的。
这篇听证会文稿笔者一连看了三遍,一次比一次深入理解美国对中国策略的高明。环环紧扣,招招狠辣。
首先,通过这次金融危机,诱使中国扩大内需,减少对外出口,减少中国廉价品涌入美国,增加美国消费本国产品,从而缓解美国的高失业率。间接打压中国出口外向型实体经济。但这种要求的强制性较差。
其二,仅仅第一步还远远不够,迫使中国升值人民币,如此,出口企业的利润大大减少。道理很简单:同样在美国标价1美元的产品对于美国老百姓是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口企业得到8.26元人民币;2009年得到6.82人民币;现在得到6.72不到。从而直接打击中国出口外向型实体经济。同时增加美国的就业率,因为美国百姓买本国产品了。
第三,提高美国公司、工人、农场主、农民和服务业者在中国的市场参与度,消除中国市场的贸易壁垒,给予美国人民以中国国民待遇。通过以上两步打击中国出口外向型实体经济之后,通过第三步使中国百姓消费美国产品,大大增加美国的就业率。
对于美国的如意算盘,如果中国的经济是均衡健康的,如果原来赚的外汇都在百姓手里,在过去,我们干的多,花的少,存了很多美元外汇。现在发转过来也没什么,中国百姓获得更多美国的产品和服务。关键是我们的外汇不在百姓手里,即使是人民币储蓄也不在大多数中国百姓的手里。赚的美元上交换人民币,于是出口越多,外汇管理局的外汇越多,市面的人民币也越多,以致通货膨胀。外汇管理局的外汇从目前情况来看只有两个出路:
1,按照美国汇率要求——人民币升值,外汇贬值,在过去、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都是这样的;
2,对外投资并购和买外国国债——以亏损为主要任务——以保值投资为名,以亏掉为主要业绩。
大量的人民币的分配也不均衡,极少数人占有多数财富。《时代周报》2009年10月引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财富报告的数据指出:中国0.4%的人占有中国财富的70%。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5%的家庭拥有45%的财富。题外话:该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历史在世界在亚洲在中国相当著名:首先中国失业人数统计为2000万,温总理灵活地改为2亿。其次,2009年房价上涨1.5%,包括人大代表在内的多数华人一致认为小数点点错了,还有很多辉煌的业绩,在此篇幅有限,不再一一表扬。总之,该统计局的数据包括总理、人大代表、以及其他人相当的“佩服”。按照该局的权威数据:中国是储蓄大国,全中国的家庭储蓄竟有26万亿之巨。结果水平不及小学生,不知人均为2万。将富人财富扣除后,外国校正值为人均6千,该局校正值人均1万之巨。在一线城市一平方米房子买不到,二线有余,三线城市可买2~3平方。大学一年学费1万,便宜的6000元。生病了做一个增强CT1000元,一个增强MRI又是1000多,病还没开始治疗呢。如此储蓄大国,消费大国,了不起!
1+1未必等于2,处于生育期的男人和女人在没有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可以等于n种可能数。一个朋友加敌人可能同归于尽等于0。中国经济在危机前高产出,低成本,低消费,中国产能减去中国消费等于美国消费。美国危机后我们的产能只好过剩严重了,于是我们的实体经济的产能得不到有效消化,于是也跟着危机了。政府很英明,天量信贷出来了,可惜的是信贷的投向方向错误。
1,投向实体经济,产能过剩,不敢生产。
2,加大基础建设,诱导实体经济生产,于是相关实体经济行业动了起来,造成短期繁荣:建设完了之后,消费跟不上也用不起,于是豪华的飞机场只能用做养鸡场,人类领导没什么,问题是小鸡不太习惯。
3,投放结构不合理,国企得到绝大多数贷款,实体经济产能过剩,不能投产,只能当地王了,于是国家地产调控也不耽误国企新地王像雨后春笋遍地长,又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资本具有天生的趋利性,天然流向最获利的领域。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只好涌向单向上涨的房市,于是房价涨。其他一定时期内单向上涨的任何产品,如大蒜绿豆、玉石,老版人民币、收藏、甚至酒品等等。领导再一次发挥聪明才智,严厉打击投机,于是天量的信贷和低成本的贷款由点集中到四面泛滥,物价上涨。笔者的日用品鸡蛋从两年前的2元/斤涨到现在的4.5元。国家统计局的说辞很有创意:开始是没有通胀;再就是存在通胀预期而没有实在的通胀;再是结构性通胀,意思是虽然脸蛋胖了但眼睛小了;最近的教导是通胀可控,没有任何不良后果。
是的,的确没有任何不良后果,100元笔者两年前买50斤鸡蛋,现在只买22斤就是了。于是我们的利率依旧很低,1年期存款2.25%(排名增速第二的印度为6%),而2010年7月CPI涨幅为3.3%,8月CPI涨幅为3.4%,100元存在银行内一年死期得到2.25元利息,结果7月一个月的上涨数还不赶不上。所以老百姓也不敢把买鸡蛋的钱放在银行了,只好买实物保值了,如房子、金子、豆子等等。结果房价涨势汹汹,买不到房的意见大,政府很够意思,调控出招了。结果没跌多少,买房还是比存款保值,于是半年后温州人之类的民间资本只好又发飙了——买房,道理很简单:只有外汇管理局的领导对于外汇储备的亏损无动于衷,百姓不会坐视自己血汗钱的亏损而不顾的。只要不跌,或跌不过存款贬值,就很保值。
笔者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经济学教育,就已经看到这些。难道美国财长盖特纳兄就不知道吗?太知道了。我们领导的雇佣经济学家在大喊抗议不要把人民币问题国际化政治化的时候,在大谈人民币升值不能减低美国赤字的时候,盖特纳早知道了,他给它的的主子议员包括中国的贸易伙伴说:Renminbi appreciation will not erase our global trade deficit, nor our deficit with China. Our bilateral trade deficit is likely to persist. But Chinese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 is critical to removing a major distor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to rebalancing China's economy, and to ensuring strong,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global growth.翻译过来就是他早知道人民币升值不能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但是能使全球经济走向强劲的持久的均衡的发展,言外之意,中国的汇率政策是这一崇高目标的障碍。目标多伟大,当我们的大话还在党代会上宣传时,人家的崇高大话已经用于建立全世界统一战线围剿中国了。当美国欧洲失业率高企的时候,中国统计局向世界标榜自己的失业只有区区2000万,惹怒了全世界,温总理改口为2亿,从此我们的话语权就大打折扣了,这发生在定价权丧失后。谁会相信一个见风使陀的按照需要设计统计数据并且可以灵活改动的负责任的大国的话语呢。
盖特纳已经知道我们的经济状况了,已经知道我们的百姓不可能像美国百姓那样消费外国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升值人民币,还要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国民待遇呢。原因只有一个:他看到了中国的经济泡沫和中国经济的失衡,借此他要美国公司在中国大大地捞一把。就像他的先辈对付日本一样。2010年美国对中国做的事和1985年对日本做的事惊人的一致。区别在于日本是在正式的广场会议上签订的日元升值的“正式协议”——史称广场协议,而我们是在对方媒体和外交的要求下,并且在声称绝不屈从外部压力之后,在对方正式要求的鸡20会议前一周,我们积极主动按照对方要求升值的,更有意思的是声称弹性汇改,可升可降,事实是汇改之后漫漫升途,偶尔回调以显示我们的弹性要求。日本的开放市场策略是在正式会议中定下的,而我们是在首都机场的会议厅秘密搞定的。日本后人可以以广场协议记录失败,我们后人不知如何以史为鉴呢?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美国金融公司,当他发现泡沫时,他会进入布局,将泡泡吹大,再吹大,短视而直观的趋利资本一旦确定单向趋势,就会奋不顾身的自我加强。我家门口的老太太也这样,超市的某个商品上涨时,她会疯狂买进,促进进一步的上涨。当下跌时,她会等等看,很多人都这样,于是下跌更进一步。当前经济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保持低利率,廉价货币在产能过剩消费不足的推动下提高CPI指数,使得银行存款大量萎缩,更加剧CPI 的上涨,虚拟而高企的数字经济进一步刺激泡沫的膨胀。于是单向趋势产生,投资投机资本开始持续流入,在流入早期政府在维稳思维和虚荣的吹嘘享受中难以自拔,甚至鼓励这种流入。渐渐地,凯恩斯说的兽性冲动开始了, 直到有一天,任何一个消息都会被利用来刺破泡沫破灭。
笔者无知妄加猜测,以可量化的上证指数为例吧,首先声明任何猜测都是估摸,可信性有待检测。按照中国股市跌4年,涨两年。按照胡立阳新兴市场跌4年半,涨1年半的规律。并结合索罗斯的手法以及美国对日金融战史从2010年对外金融开放开始,并将进一步开放。5年之内上证指数迎来大牛市,最保守估计在万点以上。2007年6124是2001年2245近3倍,6124乘以三为18000,但是股市扩容一倍,18000除以2为9000点。但是,当时没有外资的合法影响,今年之后就不同了,外资先推高越高越好,再刺破破灭;当时没有融资融劵,今年有了,也是又一助涨助跌的优良工具。当时没有如此天量信贷,也没有如此负的利率,现在都有了。所以在万点之上没问题,问题是可能万点之上的某一高位,全世界疯狂尤其是中国疯狂时,享受国民待遇的美国公司借某个消息把泡沫搞破。房价也会这样,先升后降。届时中国经济就是一片狼藉了。
具体投资行业,笔者相当保守,强烈建议目前严重低估的银行和地产,保守者选大盘,激进者选小盘。地产要注意,一旦政府消除房地产商的垄断经营立马撤资退出,如允许合作建房,小产权房合法化等。还有资源类尤其是特有稀缺资源股,虽然现在某些资源股相对较高,但将来会更高,越涨越有自我加强的魅力。还要沉寂多时的怨妇股吊死鬼股如中国石油等。当然低市盈率的节能环保新能源医药在每次下跌中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