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让利、提低”是解决初次分配的核心


“减税、让利、提低”是解决初次分配的核心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近日,由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联名提交的政策建议信《关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获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分别作出重要批示。
我在民盟中央网站得知这份建议信是民盟中央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民主同盟网站发布消息称,2010年5月,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常务副主席张宝文率专题调研组赴广东,就“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行实地调研。民盟中央对这次调研工作高度重视,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索丽生、温思美,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郑功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蔡洪滨、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等盟员专家学者参与调研。民盟上海、河南、贵州三地盟组织也认真调研了同一课题。
虽然还没有看到这份建议的全文,但是我觉得有三个点亮点非常值得称道:
其一,民盟中央领导能深入实地调查这是一些好建议,好主张产生的源头。这些年信息交流非常快,但是能够认真深入调查研究的人并不多,特别是经济学界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喜欢在中国和经济发达国家之间划上等号,动不动就搬出国外的模式,看不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不断看到一些经济学者建议国家关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需从二次分配着手,而建议把初次分配的公平留给市场解决。
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是把重点放在二次分配上,但前提的初次分配,特别是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最低工资的实施非常严厉,劳动保障制度相对完善,社会福利相对高。而在制度转型中的中国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法规,但制度执行的刚度与实践经验都欠缺,因此这个建议提出:“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因此这份建议是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其二,如何实施调整初次分配,建议说:“初次分配调整的核心是政府减税、企业让利、劳动所得提高,促使三者之间利益分配结构趋向合理。”无疑“减税、让利、提低”是解决初次分配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这三点说到了问题的本质,减税,提低在国内已经有学者提出,但是要还要有企业能够让利,才有可能实现劳资双方的协商与双赢。
政府减税和企业让利是一个前提,企业让利是要改变过高积累的格局,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是效益优先,并没有下功夫去兼顾公平,造成了收入差距的加大。如果把“减税、让利、提低”融会贯通,有机结合,那么劳动所得提高才会有踏实的保障。
这个建议是把中央提出的实现“效益和公平和谐”目标,勾画出了比较明确的路线图,并是一个可行的建议。
笔者同时认为:政府不仅要制定相关法令和政策,并要坚决落实和监管,一切法令和政策如果在实施中监管失范,那么再好的政策也难于落实。
其三,笔者特别注意到这个建议中说:“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推进以‘个人税’为主向以‘家庭税’为主的税制过渡;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老年服务等基本保障制度的全覆盖。”
关于个税的改革和社会保障确实需要兼顾到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要顾及到贫困户的保障。从城市到农村,让所有的家庭都能得到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住房的保障是民生的主旋律。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实现实施这些保障需要许多实际的投入,因此这个建议也就直接涉及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三公’消费、贪污腐败、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垄断性经营、特殊利益集团形成等”热点问题。
这是笔者多年来见到最得人心的建议,字字句句涉及到民生大事,这也充分体现到我国政治民主的重大进步,民主党派对国是关注与参与也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个建议也给经济学界的“效益优先”,“重资轻劳”给予非常明确的回应,中国要实现的是和谐发展,是要实现从富国到富民的历史性的转变。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一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