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初夏,刚入而立之年,去哈尔滨出差,参加国际红学会,在一家无名小店吃面,好像叫“打卤面”,一大盘,被我一扫而光,好吃惨了。好吃不在卤,而在面条,据说是手工做的,比四川用机器做的挂面或水叶子面好吃得多,筋丝好,有嚼头。回到家,想让媳妇分享我的口福,就去粮店买了两斤面粉,试着来做手工面条,结果和出来的面团,没韧劲,一抻即断,只好将就在菜板上滚动成指头状的面疙瘩,就象小时候抟出的泥巴条一样。媳妇笑道:“这就是把你好吃惨了的哈尔滨面条?”我说四川阴雨天多,小麦在灌浆期日照不充足,所以面粉没韧劲,如孔夫子叹曰:“朽木不可雕也!”
1996年,年届不惑,还坚守狮山危楼蜗居,我有一中学同学阿荣,却在北京做生意发了财,提前进入小康,暑假中想飞来成都玩,电话问我,她从北京带我们什么礼物最好?我正想重新启动手工面条试验,就说:“北京富强粉。”她竟疑神疑鬼:“谢不谦,你是不是开我的国际玩笑,讽刺我吝啬哟?”我说不是,你我大巴山人,耿直豪爽,怎么可能吝啬?我是真心想要北京富强粉,在成都进行一项创新性试验。阿荣很奇怪:“什么核试验?”我说:“手工面条。”把她笑惨了。直到现在,大巴山老同学聚会,忆苦思甜,抚今追昔,阿荣还笑道:“谢不谦这个书呆子迂夫子,好稀奇古怪哟,让我大老远从北京给他买五斤富强粉当礼物~~”北京富强粉来了,屡次试验,还是未获成功,就放弃了。
似水流年,流年似水,正如古代话本小说中起承转合的套话:不觉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梭,就梭过了知天命之年,卜居南郊江安花园,远离是非远离尘嚣,过着貌似桃花源中人的平淡生活。同年朋友刘大侠阿明不伏老,被中国人民罢免教研室主任后,感觉很失落,居常怏怏,壮怀激烈,却故作平淡,赋诗言志云:“潇洒水上亭,悠然不高山~~”不谦按:“水上亭”是江安校园最现代化阶梯教室,“不高山”是江安校园最原生态人造树林。我笑引龚自珍诗,给他算命:“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算封了相。他果真常来电话骚扰我:“你在独善其身啊?”或:“你在参禅打坐啊?”或:“你在修仙炼道啊?”我一笑置之,答曰:“我在搞婚外恋,一夫多妻!”阿明是比我还资深的党员同志,却丧失党性原则,居然笑嘻嘻说:“你在实践共产主义原教旨理想?”
有一天,阿明竟率阿勇阿富等几条好汉,前呼后拥,雄纠纠气昂昂闯入我家,貌似黑吃黑,说是来考察我的党性,却闹酒,说色话反动话,要破坏我三教合一儒道互补的心境。我不愿假道学假和尚假神仙,就跟他们虚与逶迤,嘻嘻哈哈。觥筹交错之际,突然想起20多年前在哈尔滨吃过的打卤面,问阿明:“东北的手工面条怎么做的?”阿明激动惨了,两眼放光,手舞足蹈,作心驰神往状:“啊~~打卤面好好吃啊~~咱们东北的打卤面~~啊~~”说他几年前去北京开会,在公安部工作的硕士开门弟子阿子国,要请他去豪华餐厅喝酒,他说不用喝酒,去吃东北打卤面。打着出租,走街穿巷,甚至摸着石头过河,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却变味变成修正主义了,不是正宗东北味。他摇头晃脑,仰天长叹:“啊~~咱们东北的打卤面~~啊,好好吃啊~~”我愤然打断他的自话自语:“我知道你们东北打卤面好吃,天下第一,但我问那面条,用手工是怎么做的?”他却充耳不闻,继续抒情:“啊~~咱们东北的打卤面~~啊~~简直不摆了~~”好像东北打卤面为他争得了无尚光荣。现任教研室主任阿勇也是北方大侠,身怀手工面绝技,却一点不颤花,在阿明的感慨赞叹声中,插话道:“你想做手工面条,很简单嘛。”说他硕士毕业留校,一个人单操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面条吃,从不买四川的挂面或水叶子面。我就当场拜阿勇为师,虚心向他请教。阿明这才从陶醉中回过神来,貌似很内行地说:“关键是面要和得好。”我笑道:“这个道理,瓜娃er都懂得起。关键问题是:怎样才算和得好?”阿勇就耐心跟我传授和面揉面技巧,遗憾的是,我家没面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不能现场表演,全是空对空,纸上谈兵。
却说今年国庆大假,举国欢庆,我也心情舒畅,将平生所学厨艺施展出来,向儿子的伟大母亲我媳妇献礼。其实也就是些家常小菜,除了独具大巴山特色的土豆“心灵鸡汤”外,青椒茄丝、泡椒木耳、韭菜鸡蛋、粉蒸排骨、豆豉回锅肉之类,四川怕老婆的男人,人人会做。媳妇却笑嘻了,夸我心灵手巧,勉励我道:“开拓创新,继续努力?”我想给媳妇一个意外的惊喜,她在网上瓜兮兮放声歌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我要放飞一群白鸽~~”我是她放飞的白鸽之一,骑车去文星场,买来两斤地道的北方面粉,炮制手工面条。因为掌握了全部核心技术,所以轻而易举,一举成功。
面条煮熟后,盛在盘子里,媳妇怪兮兮地问:“为什么不盛在碗里啊?”四川人吃面条,都是用碗,不用盘子。我说,20多年前在哈尔滨吃的打卤面,就是盛在盘子里的,我想吃出当年的感觉。媳妇笑道:“你也太机械了,不知变通。同样的面条,难道盛在盘子里的味道就不同?”我说:“那吃意大利面条为什么要盛在盘子里,用叉叉吃?”媳妇就不跟我抬杠了,埋头吃面,啧啧赞道:“好吃好吃,太好吃~~”吃完后,说出一句话,让我很意外:“不谦,今后尽可能少做这种面条?”我很奇怪:“这是为何?”她说:“吃得太多了,要长肥!”说女人长肥了,好难看嘛。我笑道:“你就少吃一点嘛。”媳妇哼哼道:“你说得轻巧!这么好吃的面条,越吃越想吃,能少吃得了吗?”
媳妇担心天天吃这样的面条,会长成一头大肥猪。我笑道:“我最喜欢大肥猪,身体健壮,简单快乐。”说凤凰卫视鲁豫那样的骨感,弱不禁风,是病态,是变态。媳妇却讽我:“你瓜娃子,审美没得观!”
我却备受鼓舞,说:“等我退休后,去对面江安校园开一家面店,生意绝对红火?”媳妇居然逢场作戏,推波助澜,问我:“起个什么店名?”我说:“我做的手工面,已包含很多四川元素,当然不能叫东北打卤面。”想一想,笑着问:“叫‘桃花人面’,怎样?”说川大学生若知道这是我这个桃花源中人,历经20多年沧桑,在东北打卤面基础上,融汇天府之国美食传统的精神,开拓创新出来的养生保健肥体美容面,吃得太太返老还童面如桃花,还不慕名而来一吃为快?媳妇赶紧附和道:“就是,就是。”我想象“桃花人面”美好远景,不觉踌躇满志顾盼自雄,说等江安总店打出名气后,就去望江、华西校区和狮山南大门开分店?天天人面桃花,桃花人面,不再子曰诗云之乎也者绕口令装深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好爽感啊!
我提劲打靶,空想社会主义。媳妇却眉飞色舞,老当益壮,竟自告奋勇毛遂自荐,说她退休后,立即杀个回马枪,亲自坐镇狮山南大门分店,笑傲江湖:夫妻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笑道:“太夸张了吧?如果我们真有那么兴旺发达一天,何必劳动媳妇你的大驾喃?你老人家就等着在家里逗孙子,数钱耍吧。”谁知我得意忘形,出言不慎,触犯了媳妇讳言“老”字的家禁,竟翻脸不认人,斥道:“你这个谢瓜娃er!我是‘老人家’,你好年轻啊?”我虽然不年轻,但反应还不是很迟钝,灵机一动,说:“嘿!干脆叫‘瓜娃er面’,坦诚示人,比‘桃花人面’更本色更具号召力?”把媳妇笑惨了,说:“是啊是啊,我就站在店门口,兜揽生意,现身说法:广大同学们,快来吃面啊,吃了谢不谦老爷爷的‘瓜娃er面’,就象我这样变成一个快乐的瓜娃er~~”
谢不谦拟开“瓜娃er面”江安总店立体效果图。厨娘满脸皱纹却满面春风,笑嘻嘻广而告而之: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国的同学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川大校训号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尝过世间百味,才不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才不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麻辣不是味。快来吃这熔东北西南古今中外元素于一炉的“瓜娃er面”啊~~
1996年,年届不惑,还坚守狮山危楼蜗居,我有一中学同学阿荣,却在北京做生意发了财,提前进入小康,暑假中想飞来成都玩,电话问我,她从北京带我们什么礼物最好?我正想重新启动手工面条试验,就说:“北京富强粉。”她竟疑神疑鬼:“谢不谦,你是不是开我的国际玩笑,讽刺我吝啬哟?”我说不是,你我大巴山人,耿直豪爽,怎么可能吝啬?我是真心想要北京富强粉,在成都进行一项创新性试验。阿荣很奇怪:“什么核试验?”我说:“手工面条。”把她笑惨了。直到现在,大巴山老同学聚会,忆苦思甜,抚今追昔,阿荣还笑道:“谢不谦这个书呆子迂夫子,好稀奇古怪哟,让我大老远从北京给他买五斤富强粉当礼物~~”北京富强粉来了,屡次试验,还是未获成功,就放弃了。
似水流年,流年似水,正如古代话本小说中起承转合的套话:不觉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梭,就梭过了知天命之年,卜居南郊江安花园,远离是非远离尘嚣,过着貌似桃花源中人的平淡生活。同年朋友刘大侠阿明不伏老,被中国人民罢免教研室主任后,感觉很失落,居常怏怏,壮怀激烈,却故作平淡,赋诗言志云:“潇洒水上亭,悠然不高山~~”不谦按:“水上亭”是江安校园最现代化阶梯教室,“不高山”是江安校园最原生态人造树林。我笑引龚自珍诗,给他算命:“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算封了相。他果真常来电话骚扰我:“你在独善其身啊?”或:“你在参禅打坐啊?”或:“你在修仙炼道啊?”我一笑置之,答曰:“我在搞婚外恋,一夫多妻!”阿明是比我还资深的党员同志,却丧失党性原则,居然笑嘻嘻说:“你在实践共产主义原教旨理想?”
有一天,阿明竟率阿勇阿富等几条好汉,前呼后拥,雄纠纠气昂昂闯入我家,貌似黑吃黑,说是来考察我的党性,却闹酒,说色话反动话,要破坏我三教合一儒道互补的心境。我不愿假道学假和尚假神仙,就跟他们虚与逶迤,嘻嘻哈哈。觥筹交错之际,突然想起20多年前在哈尔滨吃过的打卤面,问阿明:“东北的手工面条怎么做的?”阿明激动惨了,两眼放光,手舞足蹈,作心驰神往状:“啊~~打卤面好好吃啊~~咱们东北的打卤面~~啊~~”说他几年前去北京开会,在公安部工作的硕士开门弟子阿子国,要请他去豪华餐厅喝酒,他说不用喝酒,去吃东北打卤面。打着出租,走街穿巷,甚至摸着石头过河,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却变味变成修正主义了,不是正宗东北味。他摇头晃脑,仰天长叹:“啊~~咱们东北的打卤面~~啊,好好吃啊~~”我愤然打断他的自话自语:“我知道你们东北打卤面好吃,天下第一,但我问那面条,用手工是怎么做的?”他却充耳不闻,继续抒情:“啊~~咱们东北的打卤面~~啊~~简直不摆了~~”好像东北打卤面为他争得了无尚光荣。现任教研室主任阿勇也是北方大侠,身怀手工面绝技,却一点不颤花,在阿明的感慨赞叹声中,插话道:“你想做手工面条,很简单嘛。”说他硕士毕业留校,一个人单操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面条吃,从不买四川的挂面或水叶子面。我就当场拜阿勇为师,虚心向他请教。阿明这才从陶醉中回过神来,貌似很内行地说:“关键是面要和得好。”我笑道:“这个道理,瓜娃er都懂得起。关键问题是:怎样才算和得好?”阿勇就耐心跟我传授和面揉面技巧,遗憾的是,我家没面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不能现场表演,全是空对空,纸上谈兵。
却说今年国庆大假,举国欢庆,我也心情舒畅,将平生所学厨艺施展出来,向儿子的伟大母亲我媳妇献礼。其实也就是些家常小菜,除了独具大巴山特色的土豆“心灵鸡汤”外,青椒茄丝、泡椒木耳、韭菜鸡蛋、粉蒸排骨、豆豉回锅肉之类,四川怕老婆的男人,人人会做。媳妇却笑嘻了,夸我心灵手巧,勉励我道:“开拓创新,继续努力?”我想给媳妇一个意外的惊喜,她在网上瓜兮兮放声歌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我要放飞一群白鸽~~”我是她放飞的白鸽之一,骑车去文星场,买来两斤地道的北方面粉,炮制手工面条。因为掌握了全部核心技术,所以轻而易举,一举成功。
面条煮熟后,盛在盘子里,媳妇怪兮兮地问:“为什么不盛在碗里啊?”四川人吃面条,都是用碗,不用盘子。我说,20多年前在哈尔滨吃的打卤面,就是盛在盘子里的,我想吃出当年的感觉。媳妇笑道:“你也太机械了,不知变通。同样的面条,难道盛在盘子里的味道就不同?”我说:“那吃意大利面条为什么要盛在盘子里,用叉叉吃?”媳妇就不跟我抬杠了,埋头吃面,啧啧赞道:“好吃好吃,太好吃~~”吃完后,说出一句话,让我很意外:“不谦,今后尽可能少做这种面条?”我很奇怪:“这是为何?”她说:“吃得太多了,要长肥!”说女人长肥了,好难看嘛。我笑道:“你就少吃一点嘛。”媳妇哼哼道:“你说得轻巧!这么好吃的面条,越吃越想吃,能少吃得了吗?”

我却备受鼓舞,说:“等我退休后,去对面江安校园开一家面店,生意绝对红火?”媳妇居然逢场作戏,推波助澜,问我:“起个什么店名?”我说:“我做的手工面,已包含很多四川元素,当然不能叫东北打卤面。”想一想,笑着问:“叫‘桃花人面’,怎样?”说川大学生若知道这是我这个桃花源中人,历经20多年沧桑,在东北打卤面基础上,融汇天府之国美食传统的精神,开拓创新出来的养生保健肥体美容面,吃得太太返老还童面如桃花,还不慕名而来一吃为快?媳妇赶紧附和道:“就是,就是。”我想象“桃花人面”美好远景,不觉踌躇满志顾盼自雄,说等江安总店打出名气后,就去望江、华西校区和狮山南大门开分店?天天人面桃花,桃花人面,不再子曰诗云之乎也者绕口令装深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好爽感啊!
我提劲打靶,空想社会主义。媳妇却眉飞色舞,老当益壮,竟自告奋勇毛遂自荐,说她退休后,立即杀个回马枪,亲自坐镇狮山南大门分店,笑傲江湖:夫妻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笑道:“太夸张了吧?如果我们真有那么兴旺发达一天,何必劳动媳妇你的大驾喃?你老人家就等着在家里逗孙子,数钱耍吧。”谁知我得意忘形,出言不慎,触犯了媳妇讳言“老”字的家禁,竟翻脸不认人,斥道:“你这个谢瓜娃er!我是‘老人家’,你好年轻啊?”我虽然不年轻,但反应还不是很迟钝,灵机一动,说:“嘿!干脆叫‘瓜娃er面’,坦诚示人,比‘桃花人面’更本色更具号召力?”把媳妇笑惨了,说:“是啊是啊,我就站在店门口,兜揽生意,现身说法:广大同学们,快来吃面啊,吃了谢不谦老爷爷的‘瓜娃er面’,就象我这样变成一个快乐的瓜娃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