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波:“沪12条”对上海楼市的影响!


        

顾海波:“沪12条”后上海楼市怎样走?

——“沪12条”对上海楼市的影响!

 

10月8日在房地产调控所谓“沪12条”出台后的一天,本人受到了某媒体(不少媒体采访)的采访,就相关问题作了简单的答复(见采访内容),但几天后就接到记者的来邮:“顾老师:非常抱歉,上周采访您的内容没有用到此次文章中(这次上海政府很重视,要求媒体配合,您的内容在领导审稿时删除了)”。有独无偶,上周四(14日)上午,我接到北京某部委的网站的来邮:称“顾海波:楼市新的调控还是新的“空调”(顾海波:“楼市调控应制度而非政策调控)?  已被录用,但就在当日的中午就被删除。称“ 您的稿件经过专家审阅,专家意见为暂不发表,已将文章删除对于带给您的不便表示抱歉,同时欢迎您的再次投稿!”。

 

这就是我们调控的态度和媒体的态度!我们老百姓看到的还有哪些是真的!本人并不想就此事作出评论,事实上类似这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其实,我们广大老百姓的心中是十分清楚的:到底是谁推高了房价!中国房地产背后到底有多少腐败?!

 

但是,在这里我还是对关心和支持我的媒体和网友朋友们表示感谢!我想真相和真理一定在你们的心中!

 

“沪12条”后我先后写了以下两篇文章和几篇心得,

2010-10-08 | 顾海波:楼市新的调控还是新的“空调”? 2010-10-12 | 顾海波:“变色龙”式调控注定是“杯具”! 可点击我的博客。

 以下是采访的内容及相关互动,请多指正:

 媒体:“国庆前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10月7日晚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些算是今年的第二轮楼市调控了”。

顾海波:谢谢您的采访,简单的答案如下: 

 

1、您认为此次调控对楼市会有何影响?

答:关键是否政策多变?!是否严格执行?!是否系统、刚性、长期调控?!是否有责任主体?不然效果不会很明显!因为,中国房价“大起不落”的调控前提是错误的!一旦房价向下,政府立即会托市,直到楼市崩盘为止!

 

2、北京在今年4月出台了限购政策之后,出现了不少假离婚的情况。请问这一情况是否也会在上海出现,或者还有办假证或者请人代购房屋的风潮?

 答:肯定回出现!说明,老百姓对政府的调控已经不相信!同时对政府的“托市”又“很相信”(与其说是“相信”,不如说是恐惧和无奈)!这是悲剧所在!也是老百姓的风险所在!政府必须用制度调控而非政策的调控(左右摇摆)!

 

3、在上海有楼盘的房地产企业,是否因为限购令限贷令遭受负面影响?这些企业的股价近期表现如何?

答:影响是缓慢的,因为,企业同样也认为政府这次依然不会动真格!一旦房价向下政府依然会托市!关键还是看中央政府!看老百姓的呼声!一旦中央政府下决心!一旦民愤过大!量缩价跌或者说“温水煮青蛙”的情况是可能的!反之亦然!但是大幅上涨一定是“诱多”!小心!

     股价(房地产股)还是窄幅波动,因为,前期地产股已经深度调整,这几天反而有所反弹!但难有大作为!少碰为妙!中国房价不跌,中国房地产股(包括整个证券市场)难有大的起色!因为,高房价始终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隐性炸弹!

 

4、您认为上海楼价的整体走势近阶段会如何?

答:窄幅缩量盘整,上下两难。可能也是未来1-2年上海楼市的主旋律!因为,房价继续上涨对老百姓、对历史难以交代!房价下跌会伤害自身利益!除非经济危机提前到来!除非政府有心无力(托不住)!不然一旦房价下跌,各级政府一定会托市!8年调控成8年空调就是佐证!但是必须指出:风险在积聚!

 

5、为何国家和各地区近期密集出台今年以来的第二次楼市调控政策?和整个宏观经济有何关系?

答:当然有很大关系。因为,中国现在可谓“内忧外患”,内忧之一是内需不振——高房价造成经济“滞胀”,造成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所谓“挤出效益”),造成老百姓口袋被淘空、内需不振;内忧之二是投资效应(效率)递减,投资基本限于“铁公机”和钢筋水泥,没有核心的竞争力,难以为继。外患——人民币的持续虚幻升值,加上欧债危机及各国的紧缩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另外,持续非理性的高房价,老百姓意见很大,政府不得不加以平息民怨!“以房为钢”的逐步淡出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唯一的出路!关键是看党中央的决心和信心!关键是看房地产业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将拭目已待!

 

                          2010-10-8初稿,2010-10-17发表于顾海波博客

顾海波:中国房地产界独立思想者、独立撰稿人,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