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煤炭是四季度市场主线


    国庆节后,沪深A股持续放量大涨、连续拉出阳线。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目前增量资金不足,10月8日以后的上涨很难持续,四季度A股市场的行情依然是结构性的,即与通胀、人民币升值相关的个股结构性上涨,今年以来表现出色的中小股票将出现结构性下跌。其中,有色金属、黄金股、煤炭股等具有资源优势的公司,将在四季度受到机构关注。

  国庆期间,日本央行降息以刺激经济复苏。10月13日,美联储表示“不久后”推出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其中,将逐步放宽对于通货膨胀的管制,推高民众未来通胀预期,从而刺激消费进一步增加。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将造成美元进一步贬值,已经有投资者预期欧洲将步美国、日本的后尘,可能采取进一步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并推动国际黄金、有色金属、农产品(000061)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以黄金、白银为代表的贵金属价格开始了新一轮飙升,更加重了投资者对通胀的预期。

  2319点反弹以来,除了反弹的初始阶段,煤炭股整体表现不佳,主要是同期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疲弱。国庆节期间,国际原油价格一度上摸84.43美元/桶。今年三季度煤炭价格保持平稳,前三季度煤炭上市公司业绩仍能保持同比继续增长。随着北半球天气越来越冷,对石油、煤炭的需求将进入旺季,有望推动国际原油、国际煤炭价格跟上其它国际大宗商品上涨。从市盈率、市净率看,目前煤炭股与其上下游行业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虽然煤炭股短期涨幅过大,面临技术性调整的压力,但中期仍值得关注。

  虽然中秋节后,A股市场成功完成“二八”转换。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蓝筹股的全面启动。原因还是,流通市值已经逼近人民币储蓄资金能够承受的天花板。别忘了,年底前还有31576亿元的解禁股上市。未来几个月,能持续上涨的还是需要具备“小”的特点,即蓝筹股中的小市值板块将受到资金持续关注。10月14日,有色金属、煤炭板块的流通市值为2732亿元、9119亿元,上述两板块占A股流通市值的7 .18%,并不算大。而从历史上看,在通胀预期下,资源类股票都有不错的表现。

  10月14日,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的突然发力,虽然带动上证综指上摸2919点。由于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所占的流通市值很大,分别为30958万亿、8665万亿、2984万亿,上述三个板块合计流通市值为42587万亿,占目前A股流通市值的25.77%。因此,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的大幅上涨必然使流通市值快速增长。但10月13日,A股流通市值为165250亿元,流通市值占居民储蓄余额为57.21%,已经接近该比值历史高点60.11%。也就是说,流通市值已经逼近居民储蓄能够承受的天花板。

  为了维持资金和筹码的平衡,A股市场显然要进行自我调整,即牺牲一批股票的市值,来支持另一批股票上涨(增加的市值)。近期中小板、医药股、酒类股等前期强势股的下跌,应该就是对此的反应。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几个月内,通胀、人民币升值相关的个股表现越好,另一批股票的下跌幅度就越大。考虑到今年以来,中小板、医药股、酒类股等累计涨幅巨大,其本身就有很强的技术调整需求,在上述背景下,前三个季度的强势个股将进入阶段性休整,中小板综指有中期见顶的迹象。用“煤飞色舞”来形容当前股市的特点,应该说是很形象的,时下有色金属和煤炭板块走势异常强劲,拉动股指节节攀升。这样的行情,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本轮的“煤飞色舞”,还是有其自身特点。说白了,更多是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

  为什么这样说呢?不妨先分析一下导致“煤飞色舞”的原因。这次有色金属和煤炭板块的上涨,开始与中秋长假之后,而在国庆长假之后则达到高潮。当时的背景是,美国货币当局表示将延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日本方面则宣布进一步降低利率,由此在国际市场上引发了流动性的大量释放,而其直接结果就是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出现了大幅贬值。美元贬值,使得国际期货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快速上涨,这个因素传导过来,直接触发了资源品期货的飙升,而股市中相关的有色金属及煤炭板块股票,也受到了刺激,走出了明显的上涨行情。

  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主要取决于供应紧张或者需求扩大。而相关股票的上涨,又是建立在商品价格上涨以后企业利润的改善的预期之上。而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股市上的确出现了“煤飞色舞”的局面,另外一方面就那些资源品来说,供应并没有减少,而需求也没有太大的增加。就供求关系而言,现在境内市场并不具备资源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条件。但是,它们还是涨了,其原因就是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在这里,其行情运行存在这样两个环节:一个是因为美元贬值,国际资金强势介入海外商品期货市场,驱动资源品价格走高,从而对境内市场产生拉动;另一个则是,境内资金在境外资金的示范下,也在大规模地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同时也影响了股票市场上的相关板块。显然,在这里无论是期货市场还是股市中那些资源品以及资源品股票,其上涨本身并非由于受到实体经济的影响,而是因为资金流向发生了改变。因此,可以说这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而换个角度来说,也是资源品被染上金融属性后的结果。

  既然这样,那么现在的“煤飞色舞”格局是否还能够延续呢?当然,从时下的盘面来看,大量资金在涌入,这种行情自然是不会轻易结束的。但是,反过来说,在没有实体经济强劲需求支撑的情况下,其未来又是令人怀疑的。毕竟,作为货币现象,其特点就是当资金涌入时可以大涨,但当资金流出时也会大跌。现在,驱使资金流入的主要因素是美元贬值。但问题是,在美元指数已经下跌到77点附近后,它还有多大的下跌空间呢?国际汇率变化是相对的,美元能贬值,其他非美货币也能贬值,这样就是各国要打货币战争了。当然,在现代金融体系的架构下,货币战争未必会真正打起来,但是这也会使得各国货币当局在行为上要有所制约,在此背景下美国似乎也不会进一步放手让美元贬值。也许,就一轮贬值周期而言,现在美元指数已经到了一个相对低位,进一步下滑的余地是有限的。而一旦美元企稳乃至反弹,那么就一定会导致资金的回流,这个时候反映在商品期货以及股市上的货币现象就只能是资金流出了。应该说,这样的状况现在还没有出现,但它的出现是早晚的事。

  当我们承认当下“煤飞色舞”更多是一种货币现象,同时也认为这种货币现象不可能只是单向运行,那么也许就应该接受这样的观点:“煤飞色舞”的局面虽然还在延续,但是其风险在不断加大,跟风入市的投资者,应该谨慎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