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杂谈三则


 
 
审计杂谈三则
 
 
 
一、慈善
真正的慈善没有目的,只有人性。慈善是大爱、是深情,大爱无疆,情深似海。慈善彰显的是人性、人道,而不是人情。也许,社会上的人情味越浓,慈善的视野越窄,金钱掏给他人越不自觉,或者说救济圈子越小。
慈善的及时雨要比济困的马后炮好得多,但及时雨都下在同一个地方,多了也会发生“涝灾”,滋生被救济人的懒惰心里,把握好度最关键、最重要、也最实际。慈善关键在授之以渔,授之以渔能救贫,授之以鱼只能救急,兼顾鱼和渔才是慈善真谛。
慈善是真善美在人世间流淌的河,更是对假丑恶驱逐的浪。人人都持慈善之心,人人都有奋起之力,是一个社会持续发展的福音;相反,人人都等待慈善,人人都躲避奋起,则是一个社会不断衰败的祸根。记住:心态决定成就,信念成就发展!!!
愿富人们从思想上、从心灵深处都跨进富翁的行列,多一些社会责任,少一些儿女情长,多一些自觉自愿,少一些跟风纠缠,多一些历史贡献——,少一些永久遗憾——。
世界充满爱,社会更和谐。未来更美好!山好、水好、人更好!
 
二、收费
在房价高涨是说几句:
小区内、现实中有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收费项目,看似合理,实际不妥,很有穷人救济富人的嫌疑。应该改变一下,以“居住面积”收费。
有的家庭拿一万元钱,等于九牛一毛;有的家庭拿一万钱却是全部积蓄。有时候,表面上看似公平的摊销实际上是极大地不公平,不客气地说是富人消费,穷人买单。
谁多占用一份公共资源,谁就该多掏一份腰包,这是现代文明人的良知。
文明发展到今天,有了更高的文明。愿强盗逻辑萎缩点,再萎缩点,愿社会责任膨胀点、再膨胀点,愿绿色生活不再是贫困人口的“专利权”。说实话,弱势群体本来就生活的不容易!
三、身份“遗传”
欲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的传统观念赶下历史舞台,就必须首先割除“接班、照顾职工子弟、户口限制”等等就业歧视政策,扔进“焚烧炉,焚烧、焚烧、再焚烧”,直至烧的“尸无灰灭”不能再死灰复燃,而后再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大家不费劲就能看得见的行动,“生产”一个个鲜活的、公开的、公正的、公平的事实,向世人昭示“贵族身份遗传凭后代本领,群众身份变异靠晚辈能力”。
 
附、零碎偶得
1.终生学习需要将“学习融入事业,交流搬进网站”。以此才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桃李芬芳天下。
 
2.网络带我走出了盆地,看到了井口外的天,找到了情趣,发现了价值,留住了时光。外面真精彩,世界真奇妙,网络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