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与房价是一对孪生兄弟。所谓“房地产”,房与地既是分离的,也是一体的,房价与地价纠结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推动,互相攀比,水涨船高。
房地产开发的两个要素是土地和资金,是房地产开发必须的资源,其中,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载体,地价的价位高低,直接构成房价的高低。
房价由诸多因素构成,抛开市场供求关系,房价是由综合成本和利润组成的价格。房地产的成本主要由土地成本、建安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税费、财务费用、开发商合理利润等等构成。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土地成本在房地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一样。根据最近国土资源部调查的数据显示,根据国土部门自己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地价占房价的15%-30%,平均为23.2%,可见土地成本仍然占房价的很大比重。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我国的土地出让,仅仅是有时限的产权,即住宅用地70年,商业用地50年不等。
近年来,各地房价突飞猛进,房价带动地价,地价推高房价,各种“地王”的指标被不断刷新。曾经出现了“面粉比面包还贵”的不正常现象。地价与房价互为因果,在不考虑市场变化的条件下,地价高,房价肯定高,因为成本高了;房价高,也助推地价升高,因为有利可图。
目前,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一大财源。除去征地、拆迁、补偿、税费等成本,土地出让的净收益一般能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30-50%以上。很明显,“土地财政”对抬高房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房地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市场,房价的高涨,人们把矛头指向了土地招拍挂制度,“价高者得”的模式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价上涨。
目前,虽然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过热进行了适度的宏观调控,但房价仍然坚挺,也没有更公平更合适的土地出让制度取代现时招拍挂制度,土地财政还没有彻底弱化,综合市场需求及供求关系等以上因素下,地价要大幅降低根本没有可能,同样,房价也难于大幅下降。
2010年8月29日